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本网原创

【解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三箭齐发”

2024年09月21日 12:40: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刘佳慧 陈淋 杨译焮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刘佳慧 陈淋 杨译焮 摄影报道

  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四川将聚焦哪些方面发力、推出哪些具有引领性的重点举措?

  在9月21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全会部署的各方面各环节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同时突出引领性改革举措,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图片9_副本.png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

  “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当前,全省经营主体已突破900万户,但仍存在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不强、民营企业要素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代永波说,将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全会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减负赋能。代永波介绍,在国资国企方面,将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大力度布局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经济方面,将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市场准入、涉企收费、产权保护等专项治理,完善公平竞争、信用激励约束、融资支持等政策,加快推进、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有力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面对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相互交织的现实问题,代永波表示,将完善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全会强调,要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加快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将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深化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开展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着力写好城乡要素、产业、设施、治理“四个融合”大文章。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完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制,以川渝毗邻地区为重点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健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协作联动机制;统筹推进优势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形成先发带后发、先富帮后富的区域发展格局。

  四川地处西部内陆,最突出的弱项是开放,最大的潜力和出路也在开放。“我们将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代永波说。

  全会指出,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代永波表示,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贸试验区对标领航行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集成式探索。统筹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建设,加快构建“空中丝绸之路”网络,拓展国际铁路通道,提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运行质量。健全对外开放工作机制,促进贸易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提升服务贸易。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强化在川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