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本网原创

【深改在一线④】“软硬兼施”双向发力 基层治理改革的资阳“良策”

2024年09月24日 09:45: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杨颜铭 编辑:李雪艳

海报.jpg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

  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老百姓最关心、最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基层既是改革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改革探索的“最先一公里”。围绕答好基层治理这道“必答题”,资阳雁江区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细“绣花针”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摸清弄透,寻求落实改革的“最优解”,走出了一条让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今天,让我们走进雁江区向阳社区、鸿丰社区,探访社区治理的“改革良策”,感受小区居民的“幸福密码”。

  老旧小区“逆生长” 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走进向阳社区铁二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外墙立面、停放有序的各类车辆、一字排开的健身器械,三三两两的老人在门口树荫下聊天拉家常,文化墙上既展示文明风采、又体现社区特色。

(向阳社区铁二村小区改造后焕新颜).jpg

向阳社区铁二村小区改造后焕新颜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道路坑坑洼洼,墙上‘牛皮癣’也多,下雨天污水满地。”小区居民赵阿姨道出苦不堪言的过去。

  改变始于2020年。作为资阳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向阳社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楼体粉刷一新,路面平坦整洁,管道通畅“飞线”理顺,21个小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发生改变。曾搬走的老人又纷纷搬了回来。“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想过自己家门口会变得如此漂亮,有老邻居、老朋友、现在住在这里感觉神清气爽。”大家点赞道。

(老旧小区停车规范有序).jpg

老旧小区停车规范有序

  除了“硬件”设施的变化,“软件”服务也在提升。“2023年7月,我们打造了资阳第一个社区主营食堂。”向阳社区党委书记骆娟介绍,12元就能吃上两荤一素一汤,60岁以上老人只需9元。

  中午11时许,陆陆续续有人前往社区食堂就餐。常客那大爷说,“年龄大了做不动饭,有了社区食堂以后,可以天天‘下馆子’了,省心又方便。”附近务工人员李光清已73岁了,常年从事搬运工作。有了社区食堂,他告别随便凑合的午餐,吃上了高性价比的“暖心饭”。

  最近,社区食堂内还新安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并贴心地为就餐老人录入相关信息。“老人来吃饭,只要刷脸就能完成缴费,很是方便。”每天,大家可通过电话、微信群、小程序来订餐,均由社区网格员来配送。针对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实行免费送餐服务。

  从老龄到全龄,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辖区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现在还受到附近带小孩的双职工家庭、众多新就业群体的青睐,食堂的“饭搭子”越来越多了,从最开始的10多人就餐到现在高峰期时近100人。

  小食堂背后是大民生。骆娟谈道,接下来还将立足社区实际,继续优化社区食堂、社区物业、社区茶馆等载体,服务好“一老一小”群体,服务好辖区居民,把此次省委全会精神落实到社区工作方方面面。

  当前,雁江区已有4个社区开办了社区食堂,惠及2.3万余居民。在公益性基础上,当地还以社区食堂为载体探索更多基层治理功能,挖掘上班族、独居青年等更多潜在客群,引入其他业态搭配,实现“微利可持续”发展模式, 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百姓。

  从“无人管”到“全覆盖” 社区服务有温度

  老旧小区要改造好,更要维护好。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置之不理”,则容易从“洁净美”退回到“脏乱差”,小区改造也就背离了改造初心。为此,雁江持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

  鸿丰社区地处雁江老城区,31个小区中有16个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矛盾纠纷多、治理水平低,社会物业公司因收益低不愿入驻。“谁来管”“怎么管”成了这类小区的“老大难”问题。

  面对“烫手山芋”,还得具备打开新思路、寻找新出路的改革勇气。“居民的急难愁盼折射的是基层治理的短板,越是社会物业公司不愿接手的地方,越是最易引发基层矛盾的地方,这个责任我们必须担起来。”鸿丰社区党委书记童传勇谈道。

  如何破?“前提是摸清家底,只有‘底清数明’才能实现精准管理。”童传勇说,聚焦“三无小区”实际,社区在认真摸排研究每一户的基本诉求后,探索组建了全市首家社区服务公司,推行“小区党支部+自管委+社区物业服务公司”治理模式,实现了小区物业服务兜底,率先走出了一条无物业小区有效治理的新路子。

(鸿丰社区物业管理新模式).jpg

鸿丰社区物业管理新模式

  “有人管”了,物业费又如何平衡?“社区成立服务公司,旨在保障群众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所以成立时就明确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为大家谋福利。”童传勇说,小区物业费每平米0.4元,机动车收费每月40元,非机动车每月20元,大家都挺满意。同时,还为辖区内32户低保户实行物业费全减免,为75户一二级残疾户实行低偿服务,为居民提供了16个就业岗位。

  “现在垃圾有人扫、停车规范有序,路灯坏了有人修,各方面都不错,虽是老小区,但整体品质大大提高了。”在拜文苑小区居住了30多年的蒋丽华提起社区服务公司入驻后带来的改变,言谈中透着满意,“价格公道,服务到位,我家一年物业费不到400元,这个钱交得值。”

  童传勇谈道,将继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做实“慈善友邻”服务措施,不断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目前,资阳中心城区已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708个住宅小区全部有了自己的“新管家”,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蹭蹭蹭”,城市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