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报告出炉 成都排名第一
2024年11月15日 08:21:11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颜雪 编辑:许成嵩
11月9日,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等共同研制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在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综合排名中,成都第一。成都在“爱才”“育才”“引才”“用才”和“宜才”五个一级维度指标中都有出色表现,进入分项榜单十强。其中在“爱才”和“用才”两个维度优势显著,位于榜首。
据了解,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四川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指数综合排名 成都位居第一
在《报告》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综合排名中,成都、武汉、上海位居前三。按照城市性质划分,直辖市和省会(含副省级)城市的“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成都、武汉、上海、南京、重庆、杭州、宁波、合肥、昆明、贵阳、长沙、南昌。
《报告》中,对“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定义为: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为核心,致力于吸引、培育和合理利用各层次人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裕的智力保障与技能支撑的城市形态。
“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是吸引、汇聚并充分发挥人才效能的关键举措,更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钱明辉告诉记者。
《报告》基于2022年的城区常住人口统计数据,报告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人才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分类分析。研究与编制自2024年6月启动以来,历时5个月,由25位课题组成员联合研究撰写。
专家分析“成都优势” 每项维度均有出色表现
成都为什么可以在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中综合排名中居第一?钱明辉向记者分析了“成都优势”。
《报告》中,“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指标体系涵盖了“爱才友好度”“育才友好度”“引才友好度”“用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5个一级指标,以及32个二级指标。《报告》指出:“成都在爱才友好度和用才友好度方面位居首位。同时,成都在育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方面的表现也颇为亮眼,分别排名第六和第三位。”
“成都在‘爱才’‘育才’‘引才’‘用才’和‘宜才’五个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均进入分项榜单十强。在‘爱才’和‘用才’两个维度优势显著,位于榜首。”钱明辉分析,“例如,成都开发了专属的人才小程序,详细展示了人才服务的各个细分领域,如旅游休闲、交通出行、休假疗养、人才安居等,还特别设置了区县板块,以满足不同区域人才的需求。”
“同时,成都市政府还高度重视特色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出台了‘人才政策20条’,为特定行业人才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持,并且在金融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钱明辉分析,“此外,成都出台的‘蓉漂计划’不仅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支持,还通过设立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贴息等政策,降低了人才的创业门槛和风险。这些政策体现了成都对人才资源及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才就业创业的大力支持。”
数据新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份到10月份,光是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就累计组织了各类招聘活动328场,服务用人单位1.3万家次,提供岗位33.6万个次(毕业生岗位19.5万个),服务高校毕业生、“蓉漂”青年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等各类求职人才19.8万人次。
截至2023年底,成都全市人力资源机构达2695家。
截至2022年底,成都地区人才总量650.77万人,成都市人才总量593.10万人,较2021年增长30.71万人,增幅5.46%。
根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入选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榜单前十,位列第七位。 报告显示,成都人才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均位居全国前五。从人才来源看,人才向成都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是重庆、北京、西安、深圳、绵阳、郑州、广州、上海、贵阳和武汉,合计占比达37.40%,来源地更广泛。
记者 颜雪
(来源:成都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