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县:当好湿地“卫士”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2024年11月26日 21:46:48 来源:阿坝日报 作者 王雪芳 编辑:许成嵩
冬天的岷江湿地静谧、空灵,群山起伏、溪流纵横,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随着气温的降低,山间植物披上了雪白的冬霜,泛黄沼泽在晨雾中时隐时现,如诗如画,婉若仙境。
“湿地公园巡护人员一周巡查几次?”
“被盗采的泥炭深坑修复得怎么样了?”
“废弃砂场附近的植被长势如何?”
带着疑问,松潘县川主寺镇纪委书记娜机来到岷江源湿地公园现场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并对盗挖泥炭、乱砍滥伐、非法采砂等问题整改进行“回头看”,现场督促相关部门整改落实。
“自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升行动以来,全县林草覆盖率超过85%,新增野生鸟类28种,赤麻鸭、黑颈鹤等珍稀鸟类来到松潘安家落户,这都是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据松潘县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事务中心主任李娴介绍,去年以来,全县区域内草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好转,湿地水源涵养量新增119立方米、植被覆盖度提升30%,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
为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四季文章”,以更实举措筑牢湿地屏障,近年来,松潘县纪委监委将湿地保护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清风行动”深度融合,聚焦全县8.7万亩湿地综合保护、项目治理、日常巡护等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区域草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生态保护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农牧民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切实守护岷江黄河上游安澜。
今年以来,松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作用,构建“室牵头抓总+组蹲点督导+乡(镇)交叉监督”上下联动的监督格局,持续释放“1+1+1>3”叠加效应,推动湿地监督从“分散”向“联合”转型,筑牢生态保护监督网。
据悉,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统筹协调林草、环保、发改、自然资源、公安等专业力量,成立联合督查组,采取“看、查、访、核、听”等方式,深入湿地修复项目主体、施工一线,细致了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梳理形成“阻点”问题清单,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全力保障项目高效推进。
同时,紧盯自然资源保护项目招投标、资金管理、验收评估等风险指数较高环节跟进监督,靶向纠治生态环境保护背后的以权谋私、推诿扯皮以及个别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做实生态环保领域监督“通篇文章”。截至目前,全县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6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4个,提出意见建议28条,下发《工作提示函》8份。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为拧紧“责任链”,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该县纪委监委深挖问题背后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督促县林草局制定《四川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松潘县湿地管护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完善湿地管护员职能职责,规范日常巡护工作,加强巡护监测,严防破坏湿地现象反弹回潮。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松潘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加强系统防治,推动问题整改和制度完善有效结合,为松潘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助力。
如今,通过综合保护和项目治理,松潘境内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高原湿地公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无垠的松州大地上,闪耀着生机与活力。(王雪芳)
(来源:阿坝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