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一标”在行动 红原草原畜牧业走出自己的“道”与“方”
2024年12月06日 08:59:44 来源:阿坝日报 作者 孙思琪 薛艳丽 编辑:王敏琳
近年来,红原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行动,不断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红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品种培优为本源
夯实草畜产业基础
红原县依托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推进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畜种养殖方面,以麦洼牦牛为核心,形成全国牦牛优良地方遗传种质资源的畜种格局。目前,已建成麦洼牦牛产业基地11个,牦牛出栏量高达135052头,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畜种品质,红原县还打造了国家级麦洼牦牛原种场、选育场以及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基地的建设,不仅夯实了草畜品种基础,更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品质提升为生命线
强化畜牧业发展支撑
在品质提升方面,红原县注重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改良退化草原、修复人工草地等措施,成功提升了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据统计,全县已改良退化草原20万亩,修复人工草地10万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大力推广畜牧养殖、牧草种植、疫病防控等新技术模式的集成运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效率,更保障了畜产品品质和安全。截至目前,已收割青干草11402吨,产生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品牌培育为目的
拓展畜牧业市场空间
品牌是畜牧业发展的灵魂。通过举办牦牛文化节、雅克音乐季等活动,红原县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品牌,培育“三品一标”产品36个,其中有机产品17个、地理标志9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这些品牌的成功打造,不仅提升了红原县畜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拓展了市场空间。
红原县已成功举办12届牦牛文化节和7届雅克音乐季,累计接待游客90.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亿元。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畜牧业的发展空间,更带动了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
标准化生产为手段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在推进“三品一标”行动中,红原县注重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和实施。通过建成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绵羊养殖基地、企业加工基地等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实现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并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对草原资源和牦牛生产的全面监管。
目前,全县1121万亩草原资源、49万头牦牛实现数字化管理,形成了生产线上线下监管、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管理一体化模式。
特色模式促发展
助力畜牧业创新升级
红原县积极探索和创新一系列特色经营模式,如“联牧联营”模式、“以企带农”模式、“院县互补”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实施,不仅推动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更促进了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其中,“金牦牛”轮换饲养模式和“碳汇增收”模式成为红原县畜牧业的亮点。通过“金牦牛”轮换饲养模式,成功助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而“碳汇增收”模式则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如今,红原县正以草原畜牧业转型为契机,奋力构建红原草原畜牧业“吃生态饭、过牛日子、做牛文章”的新格局,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旺、业态活、乡村兴、百姓富的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
■孙思琪 薛艳丽
(来源:阿坝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