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市怎么建?“教育融圈”怎么融?广安市这场教育大会给出答案
2024年12月14日 11:51:57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游伍琼 编辑:曾璐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游伍琼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12月13日,广安市教育大会召开。
擘画蓝图,聚力前行。会议明确,要坚定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全力推动教育强市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安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三个方面
看广安教育事业成绩单有何亮点?
近年来,广安紧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扎实推进各学段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构建更加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回顾多年发展,广安正是以这样的坚定决心和真抓实干,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立德树人质效全面提升。坚持“五育”并举,强化“五项”管理,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广安“习语润心”思政教育建设经验入选中国政研会“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广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
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全域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双减五提”做法、教师职称评定革新模式产生影响力。成功争取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体育协同发展试验区先后落地广安,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双向协同发展试验区。
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广安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整体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的地级市。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完成中期绩效实地评价,广安数字经济职业学校加快建设,广安理工学院入规开建,广安人民期盼已久的“大学梦”即将实现。
统一目标
大会明确将从这些方面发力
此次大会,还设置了交流发言环节。
比如,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邻水县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了现场交流发言……
一场教育大会,既是探讨交流,也是总结督促。
这次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广安市在教育事业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时对未来的发力方向进行了谋划。
会议明确,广安要围绕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科学编制教育强市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找准路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新时代广安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市。
会议提出,新征程上,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动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聚力“抓两头”,一头抓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一头抓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巩固,全力“强中间”,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在教育事业发展保障上,要全面保障教育项目建设和经费投入,保障教师待遇。要破题推动“县管校聘”“学区制”治理、集团化办学改革取得实效。要健全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做到应助尽助。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防范处置。要推动“校园餐”专项整治常态长效。
同城融圈
全面提升广安教育发展质量
广安作为“双圈”建设的战略前沿、改革前沿,全国首个跨省域教育协同发展试验区布局在广安,推动教育“同城融圈”,广安责任重大。
会议要求,要健全协同发展机制,深化跨省域组团发展模式,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产学研一体发展等方面健全合作机制,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学前教育领航区、五育融合示范区、川渝教育协同发展样板区。
同时,要在引进成渝优质中小学校入驻广安上取得突破,探索跨省域实体化合作办学模式,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组建教育集团等方式,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要用好渝广共建“红色思政走廊”,引导两地师生深入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四川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