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巴中】清洁低碳科学用能 助推能源化工高效发展
2024年12月19日 16:34: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张韵晗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韵晗
能源化工产业是指利用化工技术和工业生产手段生产能源产品的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材料和能源支持,成为人们日常各项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与保障。基于前景广阔和资源优势等特点,巴中将能源化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巴中抢抓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天然气、风能、光能资源优势,突出应用需求带动、强化头部企业引领,重点发展清洁能源、精细化工2个赛道,建设川东北能源化工生产基地,为本地和成渝地区产业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保障。
华油中蓝(侯杰胜 摄)
绿色低碳 碳排双控
近年来,巴中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推进能源供给消费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全力提升清洁能源比重,形成以零碳能源为主、低碳能源协同、高碳能源基本达峰的能源发展格局。
面对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位于巴中市平昌县板庙镇千佛社区的平页1平台采取“井工厂”模式,共布有6口井,平均井深达到了5100米。当前,市县两级已与大庆油田积极深度对接,达成15项合作事项,提前启动2025-2030年布井用地前期工作。平昌油气探采捷报频传,与之匹配的一个个项目也接踵而至,零散天然气上载、大型汽车清洁燃料未完工工程、华油中蓝二期等项目即将开工。
跟随记者走进清洁能源产业代表企业之一——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油中蓝),液化天然气(LNG)生产装置轰鸣声此起彼伏。作为西南地区单套生产能力最大、巴中市工业企业“第一产值大户”,华油中蓝主要从事液化天然气生产,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目前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力争实现全年销售收入15亿元的目标。
据了解,巴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使清洁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在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方面,全力提升清洁能源比重,初步建成以天然气、光伏和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推进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强链补链,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多能互补 以电为基
10月8日,巴中通江兴隆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这是巴中市首个市场化配置的风力发电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7万千瓦,同步建设10回35千伏集电线路和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通过1回220千伏送出线路并入四川主网。项目建成后每年贡献清洁能源4.86亿千瓦时,年均产值约1.5亿元,将有效促进全市清洁资源有序开发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为聚力打造能源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我们优先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挥水电、火电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储能项目,实现风光水火储天然气一体化建设。”巴中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巴中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开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南江县东榆工业园区,施工现场塔吊运转,机器轰鸣。自9月20日开工以来,三一硅能·南江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施工一直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标志着南江在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南江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产业链项目招商,聚力分布式发电、屋顶光伏发电、储能等关联产业同步发展,助力巴中传统能源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巴中积极拓展工业厂房、楼宇建筑、公共照明、乡村振兴项目等光伏应用场景,稳步推进农村能源革命试点。推进燃机、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建设,积极谋划招引制氢、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新型储能项目,促进能源供给多元化和绿色化,提升能源系统稳定性和灵活性。
白云台换电站(张韵晗 摄)
科学用能 经济高效
在发展能源化工产业方面,巴中坚持利用清洁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最终目的是什么?
巴中始终坚持以最小的环境扰动获取最大的资源开发收益,将科学用能、节约用能贯穿生产生活和能源发展全过程,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强化重点行业用能管理,推广先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积极融入全国能源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同时,巴中优化市域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利用加油站、停车场等存量空间资源规划布局充电点位。近日,位于巴城白云台的共享式换电站迎来了换电小高峰,数辆新能源出租车正排队等候换电。“快速、便捷,是共享式换电站的最大优点。”巴中公用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换电站全天24小时运行,最快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36次换电,在效率上有质的飞跃。该换电站可为多种车型更换电池,基本覆盖市面上运行的主流新能源车型。作为助力绿色出行的“新成员”,共享式换电站在巴中快速发展,助推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攻坚行动见实效。
近年来,巴中支持能源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赋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产业发展。到2030年,巴中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将达到400万千瓦,新增清洁能源装机250万千瓦,本地电力生产能力将达到50亿千瓦时,LNG年产量120万吨,高水平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将更加坚强可靠,建成有效应对极端事件的储运调峰体系,加快推进能源化工产业提质增效。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