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成都”:在冬日 携一卷“旧书”回家
2025年01月04日 21:23:06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编辑:王敏琳
1月3日,望平街区人头攒动。“旧书新知——书香成华·古旧书市”在此举行。
与普通图书市集不同,读者从这里带走的书,并非近年来上市的新书,而是平常少见的古籍善本及相关旧书、藏书……
据悉,本次活动是四川首场旧书交易活动,活动三日累计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销售收入达60多万元。
古旧书找到新知己
体验可淘、可赏、可互动、可打卡的阅读
“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中获取新知识”,“旧书新知”活动的宗旨,清晰地写在现场展牌上。
走进望平街,各个摊位上,文学名著、历史典籍、人物故事、绘画书法等古旧书品类齐全、摆放整齐,以极低的价格出现在读者面前。明学者堂刻本《陶渊明集》、清道光朱墨套印本《文心雕龙》等古籍,在冬日暖阳下散发着柔光。
“平时,我们的商户去全国各地收书,通过上门回收、个人交流、线上交易、拍卖等方式获取古旧书。周末来这里,把他们的所获卖给读者。来这里淘书的多是高校教师、文化名人、职业藏家、在校学生等,有些读者每周至少来一次。”本次活动策划者之一毛边书局主理人傅天斌对记者说,再旧的书卷里,也藏着新知。我们做这场活动就是起到“聚珍”的作用,而读者就是过来寻找属于自己的“知识宝藏”。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和旧书爱好者驻足不同的摊位,或仔细翻阅,或与摊主交流。其中,古籍修复摊位无疑是书市现场的人气聚集地。记者看到,修复师用精湛的技艺,现场展示着古籍修复的复杂过程,从清理污渍、修补破损,到重新装订、恢复原貌,不少市民在旁跃跃欲试。从温江远道而来的旧书迷翟先生告诉记者,“旧书有着独特的韵味和历史的痕迹,每次翻开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淘到很多心仪已久的古籍,还让我亲眼见证了古籍修复的过程,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举办一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
旧书业焕发新生机
购书、藏书构成“书香成都”的人文景观
对于古旧书行业的发展,不少学者都有过期许。如季羡林曾在给中国书店的致辞中写到“要重视古旧书业”,齐燕铭曾借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等词句强调古旧书业的重要性。
家中藏书万卷的作家朱晓剑是一位古旧书爱好者,听闻此活动举行,带了不少自己的藏书过来与众多“同好”交流。他介绍道,“当下在行当里,我们一般把1911年以前包括写本和用中国传统刷印技术、装帧方法制作出来的书叫‘古书’,把之后主要使用西方现代印刷技术印出来的书叫‘旧书’。”朱晓剑表示,旧书,虽不像古书那样珍稀,但也并非没有价值。有些书的初版,既受藏书爱好者欢迎,又有很高的版本价值,于学术研究而言是珍贵的资料。
旧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智慧结晶,其流通与再利用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繁荣古旧书行业,需要社会提供“土壤”滋养。成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旧书新知——书香成华·古旧书市”活动正是希望结合成华旧书市场特色,探索和拓展旧书营销、推广模式,多措并举推动旧书业务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激发旧书市场活力。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让古旧书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记者/摄影 泽登旺姆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