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让年过得更有文化味儿|新春走基层
2025年01月29日 18:13: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何佳欣 编辑:王飞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楚彦 何佳欣 摄影报道
赏绚烂彩灯,点亮节日夜空;探非遗风韵,感受传统魅力;品仿古祭礼,追寻历史足迹……
今年春节期间,2025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汇集了主题灯展、精品展览、文艺演出、仿古祭祀、游喜神方、创意集市等一系列具有民俗新年景的文旅活动,让这个年过得更有文化味儿!
2025武侯祠成都大庙会
处处有表演 时时有戏看
民俗节目精彩纷呈
川剧演员扮演蜀汉君臣等历史人物,循序古礼,复原传统新年祭祀仪式;川剧绝技八头变脸惊艳登场,演员们高超的技艺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1月29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热闹非凡。
演出现场
作为武侯祠成都大庙会的民俗活动重头戏,自2005年起,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都会举办仿古祭祀活动。在蜀地百姓心中,刘备、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被视为忠、义、财神的化身,合称为喜神。大年初一到成都武侯祠拜谒、游喜神方,已成为成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
演出现场
仿古祭祀结束后,市民们纷纷在三义庙前祈福,触摸喜神石,希望讨个好彩头。
“早上8点就到了,每年过年,我都会来看仿古祭祀表演。”今年70岁的秦奶奶告诉记者,这些活动让她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年味儿特别浓。“看着川剧表演,听着锣鼓声,仿佛回到了过去,心里特别温暖。”
秦奶奶还提到,她每年都会带着家人一起来参加活动,尤其是她的孙辈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希望他们能记住这些传统,将来也能传承下去。”
市民拍照留念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春节系列活动,不仅吸引了像秦奶奶这样的老成都人,也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来自河南的游客李先生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成都的春节活动,感觉非常特别。“川剧变脸太震撼了,仿古祭祀也很有仪式感,让我对蜀汉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仿古祭祀活动,自中午11点起,武侯祠西区大门、四方亭、结义楼及荐馨殿广场,轮番上演三国人物互动快闪、《丝路风情》舞蹈快闪以及《单刀赴会》特技展演等各类NPC演艺活动。
武侯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营造处处有表演,时时有戏看的节日氛围,今年大庙会以天府四时为题,全天多时段轮番上演川剧变脸、新潮民乐、国风歌曲、传统杂技及魔术表演、情景表演等一系列精彩民俗节目,带给观众妙趣横生的观演体验。
多元体验
花式玩转“非遗版”春节
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国迎来了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传统的非遗技艺也为蛇年春节带来更浓郁的文化味儿。
在博物馆西区广场上,人潮涌动。转糖饼、捏面人、剪纸……满载非遗工艺品和文创品的花车,星罗棋布,各类非遗传承人和手艺人当场展示绝活。
非遗传承人梁洪云
成都糖画非遗传承人梁洪云正在摊位前专注地制作糖画。他手中的器具轻轻一抖,金黄色的糖浆便如丝线般流淌在光滑的石板上,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糖画蛇便跃然眼前。梁洪云告诉记者:“糖画是成都的传统手艺,我从小就跟父亲学习,现在已经做了几十年了。每年春节,我都会来武侯祠展示糖画技艺,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
梁洪云的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游客和小朋友,大家纷纷赞叹他的手艺精湛。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糖画,太神奇了!我想要一只小兔子!”梁洪云笑着点点头,迅速制作了一只可爱的糖画兔子,递给了小朋友。
谈到春节申遗成功,梁洪云难掩激动之情:“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它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现在春节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不仅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可,更是对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鼓励。作为糖画技艺的传承人,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梁洪云希望,借着春节申遗成功的契机,能有更多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非遗技艺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根脉。我们要让这些技艺不仅活在博物馆里,更要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有这样,非遗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除了糖画,西区广场上还有许多其他非遗项目展示。剪纸艺人手中的剪刀飞快地舞动,不一会儿,一张红纸就变成了一幅精美的窗花;捏面人的师傅则用彩色的面团捏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和人物形象,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穿越三国光影
点亮科技奇幻之旅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并肩而立;“三英战吕布”里战斗的刀光剑影、火光四射;“三顾茅庐”彰显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每一组灯组都通过“AI”的助力,显得栩栩如生,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数字红墙
在博物馆游客中心旁,全新的数字红墙技术让人耳目一新。变化莫测的光影效果,吸引得围观游客阵阵喝彩!墙体3D变幻效果闪现后,《诫子书》《蜀相》又跃然“墙”上,金字漂浮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主题灯展区域,科技感也是随处可见。其中,裸眼的动态六角宫灯造型尤为引人注目,粉红色的宫灯上,画面活灵活现;祈福祥运树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祈福。
此外,新春三国人物表演也在这里精彩上演,为游客营造出浓郁的三国文化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游客们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将自己的祈愿灯笼挂至祈福祥运树上,实现全新有趣的动态人机交互。这种创新的互动方式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新颖的体验感,也进一步提升了逛庙会的乐趣。
来自重庆的游客郭先生,是一位资深的三国迷,一下动车就直奔武侯祠。踏入灯展区域,看着栩栩如生的“桃园三结义”灯组,郭先生兴奋地说:“作为三国迷,这些故事我烂熟于心,但如此生动的呈现还是头一回见。AI技术让人物好像有了灵魂,能看到刘备的豪情、关羽的英气、张飞的莽撞,细节太绝了!”
灯展
“现代科技的巧妙运用为灯展增添诸多亮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LED动态照明、激光投影等科技手段的融入以及音乐、烟雾、香氛等多感官设计将“灯组情景”“情景演绎”全方面融合,让游客仿若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深切感受三国文化的多元魅力与历史的厚重。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