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本网原创

创新四种新模式 探索小河流域旁的共富新场景 | 万千气象看四川·消费新主张

2025年02月06日 16:39: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记者 任俊豪 李赵卓 编辑:郭幸鑫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任俊豪 李赵卓 视频 李清燕

  近年来,攀枝花市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组织+共富农场”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地处小河流域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优势,大力发展以早市蔬菜、水稻为主的稻菜轮作产业。2月6日,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一季度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攀枝花市米易县丙谷镇,探访当地现代化农业共富新模式。

攀枝花·米易共富农场.png

攀枝花·米易共富农场

  攀枝花·米易共富农场位于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2社,占地面积115亩,其经营主体为省级专业合作社—绿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现配套有1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区、5000平方米观光采摘体验区、5万平方米新品种示范区、2500平方米无土栽培示范温室。

  农场还配套建有智能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控制等现代农业技术,可实现年繁育供应蔬菜种苗7000万株,满足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小河流域“稻菜轮作”现代农业园区2.6万亩蔬菜生产需求。

  米易县丙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共富农场通过创新实施“党组织4+”模式,形成了“合作共富式、带动共富式、市场共富式、托底共富式”四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群众年均增收不少于2000元。

工人进行绕苗、梳芽等工作.jpg

工人进行绕苗、梳芽等工作

  创新“党组织+共富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实施“合作共富式”利益联结机制。由丙谷镇党委政府、米易县农业农村局、米易县乡村振兴局共同牵头,帮助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共富农场推动产业升级,村集体经济通过项目、资金入股实现固定分红收益。共富农场每年固定分红给其所在的雷窝村5.4万元,给镇域内其余8个行政村各0.2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创新“党组织+共富农场+农户”模式,实施“带动共富式”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积极引导农户通过流转土地,集中土地资源,推进适度规模化连片发展,扶持壮大共富农场;共富农场则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购买种苗获让利”方式,形成“带动式”利益联结机制。在实践中,共富农场每年给予每户农户4000元/亩土地流转费;在每年7至12月育苗繁忙季节,共富农场可提供约200余个务工岗位,每人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约2万元,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富裕新动力”;丙谷镇群众到共富农场购买种苗,最高可享受市场价8%优惠,预计共富农场每年让利给农户100万元。

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jpg

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创新“党组织+共富农场+订单公司+农户”,实施“市场共富式”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形成线上“订单式”农超合作、线下“零散式”实体销售等多样化机制。通过线上加强与大型商超对接合作,建立“订单种植+保底收购+协议销售”农产品销售模式。线下积极提供市场信息,划定区域设立农产品交易中心,鼓励传统的以生产为基础的小微农商户直接参与商贸流通,分享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形成市场与农户群互惠互利的环境。

  创新“党组织+共富农场+合作社+社员”模式,实施“托底共富式”利益联结机制。为防御小农经济情况下的市场风险,共富农场以省级绿怡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在为合作社社员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的同时,还通过线上、线下各类销售平台积极帮助社员销售农产品,在遇销售淡季或外销受阻时,共富农场仍然以高于市场价0.1元-0.2元/每斤的价格,收购专合社社员和周边农户符合平台标准的农产品进行外销,实现了销售托底,保障了农户收入稳定。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