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即时快讯

全国三八红旗手蒲瑾事迹

2025年03月07日 20:57: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人物简介

  蒲瑾,女,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带头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负责人。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获得国际引力基金会(美国)论文竞赛荣誉奖、英国IOP中国最高被引论文奖,先后获得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从量子课堂到宇宙深空 她撒播知识火种、启迪科学梦想

  她,在量子力学的课堂上,用智慧与热情点燃了无数学生的科学梦想;她,在教育的征途上,凝聚巾帼力量,播撒知识的种子。她叫蒲瑾,是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扎根教育16载,她用智慧与热情点燃学生的科学梦想,用执着与担当书写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成为无数学子心中的引路人和追梦人。

  匠心育人

  点燃科学梦想

  蒲瑾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师使命的坚守,在教学岗位勤恳耕耘16年,从未懈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她教授的《量子力学》课程逻辑性强、难度高。为帮助学生理解,她广泛查阅文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课件生动讲解量子理论与科学规律。同时,她将生活案例、科技前沿和热点问题融入课堂,走进学生的思考世界,与学生乐在一起、想在一起、学在一起。这种教学方式让她极具亲和力,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促进了师生互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蒲瑾勇于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物理专业基础课教师,她将自身及团队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让学生看到基础知识在热点问题中的应用,并分享其团队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在国际引力研究基金会论文比赛中同场竞技并获奖的经历。通过身边的榜样事迹,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机遇与责任,学科见识和科研热情显著提升。该校《量子力学》课程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创新成果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

  蒲瑾始终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带领团队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改革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传播优秀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她提出“知识→思维→素养”三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结合理论物理理念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并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在她的努力下,该校《量子力学》课程被评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获评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教学案例入选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深耕前沿

  探索宇宙奥秘

  蒲瑾专注于理论天体物理的研究。尽管外界认为放弃资金充裕的应用物理研究而投身于成果难测且枯燥的理论物理领域似乎不够明智,她却乐在其中,并坚信“基础研究是科学的根基,冷板凳也能坐出热成果。”

  针对理论物理的热点问题——奇点定理,蒲瑾通过对黑洞蒸发晚期热力学性质的深入研究,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能为霍金和彭诺斯的奇点定理及量子引力的时空最小尺度提供自洽的物理解释。这一研究成果被整理成论文,并在2020年国际引力研究基金会的论文比赛中荣获荣誉奖。这项赛事每年举行一届,70多年来,吸引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费米奖得主、狄拉克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在内的众多国际著名科学家参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年度比赛中国大陆仅有两项成果获此殊荣,蒲瑾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研究生导师,蒲瑾倾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亲自参与科研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严谨治学。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研究了Bardeen-AdS黑洞的Joule-Thomson过程,解释了黑洞周围冷凝物质云的形成过程,为天体物理学和黑洞物理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理解,推动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该研究成果荣获英国IOP出版社2023年度“中国高被引论文奖”。

  巾帼聚力

  教育润泽乡土

  “教育公平,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蒲瑾依托四川省天文学会及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发起并成立了南充市首个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汇聚了科普宣讲、公益课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及青少年教育等领域的优秀女性。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专业优势,她设立了普惠教育推广、留守儿童关爱和女性发展与促进三个工作小组,形成了“1工作室+6带头人+N队伍”的服务网络,成功打造“蒲公英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在普惠教育推广方面,蒲瑾和团队伙伴通过送教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资源匮乏地区。他们还举办教育公益讲座和科普活动,并深入研究普惠教育模式,致力于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在留守儿童关爱方面,工作室提供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情感沟通等多元化服务,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同时,工作室还开展“一对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律知识普及工作,助力女性创新创业,搭建职场互助网络,推动女性实现全面发展。

  针对欠发达地区师资短缺和跨学科教学难题,蒲瑾积极响应支教计划,牵头开展应用型师范生培养研究。作为物理系系主任,她深入调研凉山州支教师范生群体,提出“三核驱动、四维联动”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沉得下、用得上、留得住”的卓越教育人才,为欠发达地区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结语

  从量子课堂到宇宙深空,从三尺讲台到乡土大地,蒲瑾深耕教学科研一线,以智慧破解宇宙谜题,以情怀播种教育希望,用16年不懈求索和无私奉献,践行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编辑:徐佳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