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即时快讯

全国三八红旗手朱海英事迹

2025年03月07日 22:57:5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徐佳

  人物简介

  朱海英,女,汉族,1980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遂宁市船山区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曾获得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四川省家庭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5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护航、贴心、实干 她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她既是纪检战线的“护航者”,又是妇联工作的“贴心人”,还是政协履职的“实干家”。她,就是朱海英。

  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这是朱海英的人生信条。她用勤勉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坚韧的品质撑起“小家”与“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篇章。

  纪检战线的“护航者”

  执纪有力度,容错有温度

  纪检人,是朱海英工作经历中最深刻的烙印。在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十年,她历经纪委教研室、办公室、纪委常委等岗位,不仅让她初心弥坚、敢于担当,更让她清晰地认识到干部实干担当的意义和价值。“纪委不仅要为干部点亮‘纪律灯’,更要做好‘护航者’。”

  2020年,她所提出一项启动容错审核程序的建议被采纳。这一案例成为船山区首个干部合理容错案例,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注入了强大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朱海英勇于为担当者“撑腰”,更敢于向不为者“亮剑”。面对干部队伍中的“躺平”现象,她提出“设置区级重大项目勤廉监督专员”,这一建议被区纪委监委采纳。通过实施“监督跟着项目和要素走,执纪跟着时效和作风走”的机制,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重大项目勤廉监督专员制度已在遂宁市全面推行,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妇联工作的“贴心人”

  情暖妇女儿童,助力乡村振兴

  “我是人民的公仆。”这是朱海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工作中,她广泛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奔走。

  2020年12月,朱海英到船山区妇联担任妇联主席。当时的区妇联是一个仅有5名职工的“小”单位,但她坚信“小单位也能有大作为”。朱海英紧扣“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的主题,把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作为妇联服务民生、服务妇女、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她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妇女儿童,了解失业妇女、留守儿童和患病妇女的情况,随后,组建了“巾帼志愿帮帮团”,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帮扶。

  在船山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年龄多为40岁以上,再就业存在诸多困难。朱海英奔走在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协调建立了“基地+妇女+培训”的就业模式。她推动建成“夏曾种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聘用员工80余人,其中女性员工占比超过80%。同时,她以遂宁手工艺企业为载体,推动其参与构建新型乡村消费场景和商业形态,带动30至70岁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在全区范围内,她打造了117个妇女之家和4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

  朱海英不仅是妇联主席,还是许多留守儿童的“临时妈妈”。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到联系儿童家中开展“亲子教育”,并对接部门和爱心企业,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依托“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和“道德讲堂”,她组织开展了爱党爱国家风家训宣讲教育、亲子阅读、春蕾讲座等活动,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朱海英始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妇女儿童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她组织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助学”活动,组建“巾帼志愿帮帮团”,救助特殊群体39人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16件次。她创新推行的“围炉夜话”“家防调联”等经验做法在遂宁市推广,“家防调联”典型案例入选《四川省基层维权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她组织开展的“留守嬢嬢‘治’荒地”工作被新华社报道。此外,她还积极争取支持,推动《中国妇女》杂志社与快手直播平台联合举办的“非凡十年家乡美 帼姐带你看中国”直播活动走进船山,总流量突破300万,成为全国妇联系列直播活动的最高热度,相关报道登上“学习强国”和《中国妇女》杂志。

  在她的带领下,船山区妇联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朱海英个人也获评四川省家庭工作先进个人。

  政协履职的“实干家”

  数字赋能协商,服务基层民生

  2023年3月,朱海英履新船山区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作为政协机关的“大管家”,她始终将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和协商建言。

  “只要想干事、愿干事、会干事,就一定能干成事。”转岗到区政协后,朱海英并未放缓为民履职的步伐。2023年,船山区荣兴街在改造升级过程中,群众不断通过电话反映问题,但往往说不清具体情况。朱海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针对基层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收集、分流、互动、协商、处置和反馈等环节存在的薄弱点,积极搭建线上协商新平台,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码上议”智慧平台,畅通“码上反映、马上协商”的新路径,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

  “码上议”智慧平台聚焦民生福祉、商居和睦、基层治理、社区公益“微服务”、街区改造和消费场景打造等6大板块,群众通过扫码即可提交问题,实现了“手指一点,议题自选;足不出户,协商到屋”的个性化、数字化服务目标,有效提升了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平台建立运行以来,共收集各类社情民意120余条,形成协商成果30余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个。

  在工作中,朱海英始终兢兢业业,但在灿烂笑容的背后,却深藏着家庭变故带来的压力与艰辛。她原本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可不幸的是丈夫查出恶性肿瘤,后来治疗发生意外成了植物人。从2017年9月起,朱海英便过上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无怨无悔照顾老人、两个女儿和病床上的丈夫,用小小的肩膀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心疼她的同事们都劝她工作适当“偷懒”,多照顾家人,而她却说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不能享受“特殊待遇”。2022年9月,遂宁市主城区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朱海英被委派到疫情防控任务最重的南津路街道挂任党工委副书记。为尽快扑灭疫情,她十多天未回家,吃住在一线,创新实施“四定两优先”措施,有效解决了群众防疫物资供应不精准、生活用品购买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群众才会在心里对你满意。”面对成绩和荣誉,朱海英淡然一笑。在她心中,为民是初心,实干是担当,实效才是新时代人民公仆的亮丽底色。

  结语

  朱海英用行动证明,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只要心中有民、肩上有责,就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看到一位新时代女性的坚韧与温暖。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供图)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