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跨越十一年的感谢信:温暖与担当的“双向奔赴”
2025年03月25日 15:35: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张佳雪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郑佳洁
“十一年间,我始终以杨明彦同志为榜样,从青涩学生成长为一名公职人员。您在山路上点燃的星火,已化作我为人民服务的温度,这份温暖将在更多人手中传递。”近日,四川省洪雅县交通运输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感谢信截图
这封信源自省长信箱,跨越了十一年时光,这不仅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曲关于责任、担当与传承的时代赞歌,字里行间流淌着跨越时空的温情与感恩。
一场相遇 点燃希望的星火
时光回溯到2014年的冬日,临近黄昏,洪雅县路政大队的杨明彦同志在国道315线槽渔滩镇竹箐关段清洗波形护栏时,遇到了一名衣衫沾满泥尘、疲惫不堪的少年。
少年礼貌地向杨明彦问路,并讨了一瓶水解渴。不久后,杨明彦在返程途中再次遇见这名少年,发现他正踟蹰在路边,神情迷茫。出于关心,杨明彦停车询问,得知少年是四川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从雅安徒步至此,饥寒交迫,正在寻找食宿之地。
杨明彦当即决定帮助这名少年,不仅将少年载回县城,还特意为他安排了食宿。饭后,少年向杨明彦坦露心声,表示自己正陷入人生迷局,希望通过千里徒步寻找答案。杨明彦没有多言,而是陪少年来到生态广场,围绕篮球场走了两个多小时,分享了自己在交通运输局工作的经历和人生感悟。
这些暖心的举动,不仅焐热了少年的胃,更照亮了他迷茫的心。
十一年后 感恩与善意的“双向奔赴”
十一年后的今天,曾经的少年已成长为一名公职人员。他多方辗转,终于找到了杨明彦的工作单位,拨通了洪雅县交通运输局的电话。
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迅速协调,仅用20分钟便帮助两人取得了联系。通过微信视频,昔日的少年与杨明彦进行了跨越十一年的对话。“杨叔叔,我要成家了,我也来履行当初的诺言了。您当年的推心置腹,成为了我走出精神困局的路标,指引着我一步步走到现在。”视频中,昔日的少年感慨万千。
杨明彦也激动地回应:“终于长大了!看到你变得这么优秀,我很欣慰。希望你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为百姓办事,将助人为乐、感恩于行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这场跨越十一年的对话持续了40多分钟,两人分享了彼此的近况,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篮球场,重温了迷茫少年与热心叔辈“大哥”的心灵碰撞。
从巴中到洪雅,从少年到青年,这封感谢信不仅是一段温暖的回忆,更是杨明彦与昔日少年“双向奔赴”的见证。
高效服务 彰显为民情怀
洪雅县交通运输局高效的办事效率,也让昔日的少年感慨万千。他在信中写道:“这份跨越时空的善意接力,正是贵单位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从当年雪中送炭到今日助人圆梦,我深切感受到:一个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的集体,其温暖必将历久弥新。”
杨明彦的善举,不仅温暖了一名迷途少年,更为社会传递了爱的正能量,展现了洪雅交通的责任与担当;而洪雅交通高效助力寻人圆梦,则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解忧的使命担当。
采访手记:温暖与担当,薪火相传一滴水,也能映射太阳的光芒。杨明彦的小小善举,点燃了一名少年的希望之火;而昔日的少年,如今也已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继续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这封跨越十一年的感谢信,不仅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曲关于责任、担当与传承的时代赞歌。让我们为昔日的少年厚植的感恩情怀点赞!为杨明彦同志的小小善举点赞!为洪雅交通高效的办事效率点赞!愿这份温暖与担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图片来源:洪雅县交通运输局)
编辑:张妍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