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南光印象“焕新记”:留住文化与乡愁,让居民回到熟悉的“家”
2025年04月02日 23:39:10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住了大半辈子的家,终于又回这里了!”74岁的居民曹治贵在离开南光印象小区三年后,又搬了回来。
南光印象小区是原国营南光机器厂职工宿舍,小区共有12栋。这些建于上世纪60、90年代和2000年初的建筑,逐渐在岁月中呈现出大大小小的“毛病”——违建严重、绿化杂乱、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困扰着这里的居民。如今,经过精心改造,这里已然脱胎换骨,吸引了一批批曾经外迁的居民“回家”。
“环境好了 居民回来了”
从1980年起,曹治贵便一直住在南光印象小区。在他的记忆里,小区在规划改造前,不仅路面坑洼不平,在下雨天积水严重,小区内还有不少居民在底楼私自违规搭建,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以前住在这里时,环境确实不太好。尤其是进门处的垃圾,都快堆到两层楼高了。”曹治贵说,正是因为居住体验不佳,所以他和老伴曾搬离这里三年。
但是离开后的曹治贵始终惦记着南光印象小区,他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这里的感情很深,一直想着看能否有机会再回来,“所以在2023年听到小区要‘翻新’的消息时,我们也就把这里的屋子重新装修了一番,终于住回来了!”
和曹治贵一样选择“回家”的还有居民彭瑶。她的房子所在栋数是小区的“元老”之一。在一共12栋楼房中,9至12栋只有三层楼高,改造中没有计划安装电梯。自2019年起,彭瑶陆续将房子出租了5年,今年3月份,她将房子收回来重新装修。彭瑶说,现在环境好了,她和老公决定准备装修好了以后就自己搬进来住,不再租出去了。
居民自发编写“小区之歌”
如今,南光印象小区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车辆在新规划的停车位内有序停放,一幢幢楼房相映成趣。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因为小区改造切实从居民所想、所需作出改变。
不仅如此,代表着厂区记忆的水塔也被保留了下来,和全新打造的健身广场、艺术画廊、幸福回廊融为一体,旧与新的合并,重新组合演绎,阐述着对过去的致敬与未来的向往。
在小区内既有可供居民看坝坝电影的休闲区域,也有孩子们手绘画作品的展示区域,还有居民自发为小区写的一首歌曲被制作成二维码,来访人员可以扫码听歌。
东湖街道办事处城市更新办工作人员邓云成介绍,在四川省城市更新经验做法第五批名单中,南光印象小区改造项目作为优秀案例入选。他介绍,在改造过程中,南光印象小区通过拆除违法建筑、清理闲置场所,充分释放小区空间,同步改造非机动车棚、门卫室等空间700余平方米,增加健身、议事等场所3处,规划停车位120个。配置非机动车阻燃装置等安全设施近400个,增加健身器材5套,完善门禁、照明、监控等系统,推动居民自主增设电梯23部。翻新外立面、楼道墙面及铺设屋顶防水共5000余平方米,栽补花卉绿植1100余平方米,序化管网7000余米,新装配电箱6台。
记者/图片 李菲菲 杨升涛
编辑:王敏琳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