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社会民生

春季警惕慢阻肺病急性加重 专家提醒:家门口也可以帮助做好科学规范治疗

2025年04月03日 18:44: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胡旭阳

慢阻肺病在我国呈现出“三高三低”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和公众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测率低、基层规范治疗率低。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病患者近1亿人,但仅不足10%公众知晓慢阻肺病。基于此,去年慢阻肺病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患者将拥有个人“健康档案”,可享受免费的追踪查访、常规检查等健康服务。如今,在全国多地如成都地区,该政策相关工作也正积极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探索新型患者健康服务模式,助力更多慢阻肺病患者能够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

“每到冬春季节,就有很多来医院看慢阻肺病的患者,尤其是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每次急性加重的发生都会加剧炎症反应,造成气道阻塞和结构改变。如果是病情严重的,还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心律紊乱、肺栓塞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毛兵3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有数据显示,在慢阻肺病患者中,心血管相关死因占比高达26%-39%,然而在实际的疾病管理过程中,这一重要风险因素却常常被忽视。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心肺风险的综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慢阻肺病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疲乏、消瘦、焦虑等。由于慢阻肺病气道炎症持续存在,细菌、病毒、空气污染、冷空气刺激、心血管以及其他相关合并症等因素常会导致急性加重的发生。

此外,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还会导致肺功能下降速率增加95%以上,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慢阻肺病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和预防急性加重,降低心肺风险。毛兵强调,慢阻肺病需采取综合措施,做好长期规范管理。冬春时节还是要注意防寒保暖、严格戒烟、配合规范的治疗等,都是规避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的有效举措。此外早筛早诊,有助于识别慢阻肺病高风险人群和疾病早期阶段,更早采取规范治疗和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急性加重。“建议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长期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症状或家族史等,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肺功能检测,尽早诊断和干预。”

去年,慢阻肺病被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探索新型患者健康服务模式,助力更多慢阻肺病患者能够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对此,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曾庆秋提到,借助政策支持,首先进行了横向整合,将慢阻肺病的基本公卫工作和基层医务人员现有工作进行融合,例如在老年人的年度健康体检中加入慢阻肺病筛查管理、积极开展疾病科普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融入“慢阻肺病管理包”;另一方面,通过上下级医院联动协作进行纵向整合,慢阻肺病稳定期的患者在基层持续高效建档进行管理随访,对基层医生实施慢阻肺病管理的专项培训,让诊疗能力更扎实;若没有能力诊治的急性加重患者及时送往上级医院,实现患者合理分流和双向转诊。

“去年,我们帮助百位患者实现了早筛早诊,随访率达到100%。未来,随着基层建设持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医生与患者将共同推动基本公卫政策落地见效,共同防治慢阻肺病,帮助亿万家庭享受健康呼吸。”曾庆秋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更加贴近居民,具有服务连续性强、精准度高、干预速度快等优势,可实现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持续跟踪,降低急性加重发生风险。


编辑:王飞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