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游仙区新桥镇云凤小学: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
2025年04月04日 10:08:1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在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东北12公里的云凤社区,重峦叠嶂间,有一所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乡村学校——云凤小学。从1911年智林寺中传出的第一声书声,到如今现代化校舍的矗立,占地12006平方米的云凤小学,始终秉持“许孩子一所充满爱与智慧的学校”的理念,践行着“让每个生命向阳绽放”的庄严承诺。如今,19名教师、6个教学班、110名学生,正在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教育的绚丽篇章。
质量立校,铸就教育佳绩
“在游仙区的乡镇小学中,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云凤小学钱辉校长谈及学校办学成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022年至2024年,云凤小学连续三年斩获绵阳市义务教育质量一等奖,成为游仙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小学。
面对80%学生为留守儿童的现状,云凤小学的教师团队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开启“白+黑”的工作模式,全力破解教育难题。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尚未洒进校园,党员教师们已在校门口等候走读生的到来;夜晚,校园内“名师工作室”灯火通明,教师们围绕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展开热烈研讨。学校通过“青年教师发展联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助力;开办“凤凰夜校”,为住校生量身打造特色课程。凭借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云凤小学的教育质量始终在游仙区乡村教育领域名列前茅。即便在城市教育资源的吸引下,乡村生源不断外流,云凤小学依然凭借“低进高出”的卓越育人成效,让110名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育人育心,聆听每一个声音
“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在二年级的课堂上,陈老师的提问刚落下,教室瞬间热闹起来。小满(化名)高高举起沾满泥土的衣袖,大声说道:“春天就是院坝里小鸡开始孵蛋啦!”要知道,刚入学时的小满十分胆怯,而如今,她本周已经是第三次主动举手发言了。陈老师将孩子们充满童趣的话语收集起来,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书写在黑板上。
在这所留守儿童占比高达八成的学校里,类似的成长蜕变每天都在上演。陈老师用无限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们逐渐树立自信。当这个乡村班级连续两年在全市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时,陈老师微笑着说:“我们始终坚持‘人人皆可成金凤凰’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尚未展翅的雏凤,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他们营造一片敢于尝试、敢于飞翔的广阔天空。”
温暖守护,彰显教育温度
清晨六点,云凤小学的校园里已亮起灯光,食堂中飘出青菜粥的阵阵清香。宿舍管理员在孩子们醒来之前,仔细抚平每床被褥的褶皱,将踢乱的棉拖鞋摆放整齐。为了照顾低年级走读生,学校党员教师组成“护苗队”,从孩子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便给予全方位的关怀。校门口,时常能看到教师蹲下身来,为孩子系好鞋带的暖心场景。
对于高年级住校生,生活教师化身“凤巢守护人”。每晚熄灯前半小时,他们会在宿舍走廊轻声巡查,脚步声与虫鸣声交织在一起,为孩子们编织出一个温馨、安宁的睡眠环境,陪伴孩子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多元成长,绽放独特光芒
“我们拒绝培养千篇一律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金凤凰!”钱校长这样阐释学校的办学理念。在云凤小学的校园里,200米的塑胶跑道上,足球小将们尽情奔跑、挥洒汗水;乡村田野间,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图书角的借阅记录,见证着孩子们的知识积累与成长;植树节时,师生共同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抽出嫩绿的新芽。
2024年,云凤小学的孩子们带着合唱《勇气大爆发》登上央视《大手牵小手》的舞台。“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拉哒拉哒,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孩子们用清澈的童声、自信的笑容,向全国观众证明:乡村教育同样能够托举起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云凤小学这所百年老校,正以先进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探索乡村学校发展的新范式。从智林寺的晨钟,到塑胶跑道上的哨音;从乡土课堂的书声琅琅,到央视舞台上的自信绽放,云凤小学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教育不是筛选“凤凰”,而是助力每一只“小鸟”茁壮成长,飞向广阔的蓝天。在这里,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宁静相互交融,共同见证着教育的力量,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文/图:游仙区新桥镇 李思佳 徐小童)
编辑:张妍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