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 四川将基本建成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
2025年04月11日 21:01: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文君 摄影报道
4月11日,2025年全省水文工作和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水文工作,并明确2025年工作目标。
会议现场
2024年,全省建设水文站点537处,其中新(改)建雨量站368处、水文(位)站169处。同时,水利工程配套新建水文站点3300个。“十四五”以来,全省水文(位)站网综合密度整体提高36.5%,为构建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在水文预报方面,“四预”能力基本彰显。基本实现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沱江、渠江5大流域洪水演进三维仿真模拟;基本构建“3+3+3”水文气象耦合预报,全省遥测数据分钟级处理和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分析,十大流域干流28处重要控制站预报精度达90%以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筑牢“三道防线”成为水文工作重点:健全“第一道防线”,强力推进水利测雨雷达项目建设,2025年完成73部测雨雷达建设任务;强化“第二道防线”,加密布设雨量站,以流域为单元,在暴雨洪水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水工程防洪影响区等加密布设雨量站。在“落地雨”监测预报的基础上,深化流域产汇流规律及水文预报模型适应性研究。
提升“第三道防线”,补充完善水文站网。围绕流域防洪、水库调度和水资源管理等需求,开展水文站网检视分析,进一步补充完善水文站网。提高有监测需求的江河湖库覆盖率,高标准建设水文(位)站,进一步提升高洪和低枯水测验能力。
此外,培育水文新质生产力也将成为工作重点之一。通过深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国产化监测装备研发与应用,强化洪水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全面推进水文水资源、地下水等水体量质同步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水资源和水质预测预警能力。
四川省水文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庄耘天表示,到2030年,四川将基本建成覆盖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水利工程防洪影响区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基本建成“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基本实现水文监测预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三道防线”耦合贯通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成完善的水文监测预报业务体系和工作体系,全面实现水文监测预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编辑:许成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