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川网原创

野蛮“打野”引纠纷!成都彭州公安公布三起警示案例

2025年04月15日 13:41:2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打野”是对“挖野菜”的一种称呼,随着“打野”的兴起,暴力采摘、过量采摘、随手扔垃圾等不文明“打野”行为,给周边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4月15日,记者获悉,成都彭州公安公布了多起“打野”警示案例。

案例一

2025年3月23日,何某与朋友在白鹿镇思文场社区挖折耳根,采摘过程中使用铁锹等工具野蛮挖掘,并将附近林地种植的大片黄连踩踏,造成了大面积破坏,后被该林地所有人张某发现,双方发生争吵后报警。民警现场核实发现,何某与朋友“打野”的林地由村民张某承包,后经调解,由何某与其朋友赔偿村民张某损失。

235355f6-b2c7-40f9-aebd-126df616aaa1.png

使用铁锹等工具野蛮挖掘

案例二

2025年4月4日,余某带着家人到小鱼洞社区“打野”,发现一片竹林里有“野生”竹笋,便和家人兴高采烈开始“打野”,随后被村民谢某拦住。原来余某所谓的“野生”竹笋,实际为村民谢某自家地里的竹笋,且余某等人在采摘过程中造成村民土地大面积被损毁,因此双方发生纠纷并报警,后经派出所调解,余某向村民谢某赔偿了相关损失。

32a0def9-de7f-44ac-be78-9dc69df468ce.png

游客误采村民竹笋

案例三

2025年4月10日晚8时许,通济派出所接警称通济镇凤坪村山上一女子采摘野菜时跌落山谷需救援,民警迅速出警,联合消防员进山搜救。

经过2个多小时搜寻,最终在凤坪山一悬崖旁找到跌落的甘某,并将其营救下山送医。据了解,甘某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登山“打野”视频,当日独自驱车到彭州山区,却在夜间迷路跌落。

20ae3054-b03c-4fba-a496-ce45eed1892c.png

医护人员处理伤口

提醒:

野蛮挖掘、采摘,会破坏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涸泽而渔”的“打野”方式极大破坏了植物生长的可持续性。此外,彭州山区有大面积国家公园,珍稀植物众多,即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采摘或破坏,也属违法行为,或将承担法律后果。在此,成都政法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出门“打野”切要做到心中有数,文明采摘。(成都市委政法委供图)


编辑:王海静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