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非遗共绽放!成都市新都区以诗文诵读传承文化薪火
2025年04月23日 19:55: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4月22日,成都市新都区以诗文诵读会的形式,邀请朗诵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图书馆管理人、新都区高校大学生等共聚一堂,一同观美景、品书香、闻花香,撒播阅读种子。
当天下午的活动在新都锦门进行。阅读爱好者们相聚其中,以诗文朗诵表演、故事讲述、舞蹈表演等形式,共同翻开“新都”这本大书。
当天的活动在诗歌诵读中开始。特别的是,诵读的作品是由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孔敏原创的《青山依旧》。
“滚滚东逝的江水,淘不尽历史的足印……桂湖寒波荡漾起丹树婆娑,恰似繁星点点,花落又花飞,暗香缱绻旧日庭园……临利不敢人先,见义不敢身后,几度夕阳,青山依旧……”
这首诗歌用短短数百字,将杨升庵一生经历凝练。为何会创作出这样一件作品?孔敏分享,在《华阳国志》中,新都被写作“古蜀三都之一”,颇具文化底蕴。在这样的氛围下,自己作为高校传播阅读文化的使者,也将宣传新都文化作为责任之一。“联想到杨升庵在人生折点时,总是选择了向阳而生,在逆境中锤炼出文人风骨、文人情怀。”孔敏说,基于这样的思考创作了这首诗歌,并编排成了节目,希望能够借此传播杨升庵的文化思想。
活动现场邀请到西南风筝王邓静,他带着龙头、山鹰、黄蜂等精致的风筝,将这门古老技艺的故事娓娓道来。 “风筝至今已经有2400多年历史。”邓静说,最早的风筝服务于军事,用来测量距离、传递信息,随着造纸业的发展,传入民间,成为了百姓们的玩具。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集艺术、文化、体育、科技为一体的竞赛项目。
对于残障朋友来说,阅读是一件容易的事吗?现场,由新都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学生代表联合演绎的节目揭开了答案。台下老师用手势指挥,台上的听障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手语、节奏完成了舞蹈表演,用表情、动作,展示了阅读、学习、游玩等校园时光里的故事,极具感染力。
“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们,在阅读上的努力应该要超出常人百倍,我想这也是阅读的特别形态。”现场,主持人周东与来自该校的老师马鑫对话,了解了残障孩子们是如何阅读的。
此外,活动现场还进行了赠书仪式。分别由新都图书馆向特殊学校赠书、东周社向新都图书馆赠书、东周社向新都文旅局捐赠“声音书馆”牌匾。
编辑:李雪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