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款纹样勾勒三遗之城魅力 “文漾都江”IP库赋能都江堰文化新表达
2025年05月14日 19:24: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5月14日,记者从都江堰市委宣传部获悉,都江堰正式发布城市文创纹样IP库。
都江堰城市文创纹样
近年来,随着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化,各地在文化传承方式上展开创新实践。都江堰市依托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遗之城”的资源禀赋,以城市文化为主线,有机串联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灌县古城等标志性文旅地标及生态资源,创意构建“文漾都江”城市文创纹样IP库。
据“文漾都江”城市文创纹样IP库创作方负责人王雅姝介绍,该项目的深度调研与系统性创意设计历时一年,通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构传统纹样,赋予城市文化新的生命力;纹样系统涵盖历史文化、地标建筑、民间文化、在地生活与生态自然五个单元,共88款纹样符号,以美学元素为驱动,持续推进都江堰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历史文化板块以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核心载体,重点呈现两大主体景区的45处经典景观。其中青城山的老君阁、建福宫等古建遗珍,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鱼嘴分水堤、安澜索桥、伏龙观等杰出建筑交相辉映。此外更有李冰石刻、导江门石刻等6处文博文物,二郎神、花蕊夫人等6位历史名人,以及“深淘滩,低作堰”等22组书法纹样的精彩展现。
地标建筑板块精选21处城市空间符号,既包含奎光塔、大观普照寺、蒲阳兴隆桥等景点古建,亦涵盖热雪奇迹、仰天窝自拍大熊猫、熊猫谷大门地标等现代城市地标。从蒲阳兴隆桥的古韵到熊猫谷大门的萌趣,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地标叙事体系。
民间文化板块则聚焦5类非遗传承:国家级非遗都江堰放水节祭祀文化、青城武术精髓;省级非遗聚源竹雕技艺;市级非遗灌县木雕工艺与青城马椅子制作技艺,编织传承的非遗图谱。
在地生活板块,撷取都江堰城市生活的美学符号与蜿蜒古巷里升腾的烟火气,以都江堰市特产都江堰猕猴桃,洞天乳酒、白果炖鸡等"青城四绝"滋味,以及道地药材都江堰川芎等6类在地特色,勾勒出舌尖上的城市记忆。
生态自然板块中,收录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阳彩臂金龟,清溪园紫薇花瓶,青城山-都江堰天师银杏与张松银杏等11件自然瑰宝勾勒出城市的生态画卷。
特色纹样体系既是彰显城市气质的视觉标识,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创新载体。“文漾都江”品牌计划通过线下体验空间建设与公共品牌授权体系搭建实现市场化运作,现已初步构建涵盖文创衍生品开发、数字艺术转化、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建设及跨行业联名合作的产品矩阵。通过深挖文化元素价值,有效促进本土文化传承与传播,同步促进在地文旅消费升级与产业生态链完善,为文化遗产资源赋能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运营范式。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IP授权签约。合作签约方包括四川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创新联盟、四川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成都旅游协会等11家省市及都江堰行业协会与企业代表。本次合作横跨行业协会与地方企业两大领域,既包含省级行业资源平台,又整合了市、县两级文旅产业实体,形成多层级协同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文漾都江的纹样IP库未来将全面开放授权系统,合作者可通过线上申请授权,开展各类创造性的合作,持续推动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促进都江堰城市文化的输出与合作。
(都江堰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曾璐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