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三年内连跨两个百亿元台阶 乐山五通桥区怎么做到的?| 新闻发布最前线
2025年05月15日 16:09:1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许雨珂 摄影报道
5月1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五通桥专场,五通桥区委书记陈林强围绕“锚定‘双千亿’目标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介绍。
发布会现场
五通桥静卧岷江之滨、峨眉山下,因盐成邑、以桥得名,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素有“小西湖”美誉,千年的盐业文明和百年的工业经济在此交汇,是“侯氏碱法”诞生地、“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还有因盐业文明衍生而出,风靡全国各地的牛华麻辣烫。
陈林强介绍,近年来,五通桥区以“工业强区、城市更新、文化赋能”三大战略破题,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答卷,经济总量三年内连跨300亿元、400亿元两个百亿元台阶,2021—2022年度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23年度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
从千亿产业解锁工业强区密码,2016年,在一片不毛之地打下“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建设的第一根桩基,经过十年的接续奋斗,成功招引全球十强晶硅光伏企业半数落子五通桥,高纯晶硅产能、品质持续位居全球第一方阵。15万吨双甘膦年供应量居世界第一,20万吨草甘膦年产能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二。2.9万吨稀土应用及1.35万吨稀土萃取分离产能居全球前列。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777亿元。
从项目建设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先后投入资金55亿元,突出“高标准、高品质、高品位”理念,梯次推进五通大道、菩提山公园、滨水生态走廊等200余个城市更新项目。以“四公一农”建设提升为抓手,打造147个民生项目,推动城市空间更新、产业更新、文化更新、治理更新、生态更新“五新更生”,奋力打造千里岷江第一岛城。
从传承保护激发文化赋能活力,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原则,一体推进“两街两厂两镇”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博物馆、美术馆即将竣工,13件根书艺术作品被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
陈林强透露,今年端午,五通桥区还将举办第22届龙舟文化展演活动。“这里,我要特别邀请各界朋友来五通桥品‘嘉阳河帮菜’,看‘川派龙舟’竞渡小西湖,亲身感受这座千年水乡古镇的独特魅力。”
编辑:刘亚宇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