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打卡”大国重器!2025四川省科技活动周精彩“抢鲜”看
2025年05月21日 00:05: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佳慧
想要亲眼目睹大国重器的风采吗?想要探秘它们背后的创新故事吗?想要和科学家“零距离”对话吗?……这些小“心愿”,统统安排!
5月23日,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蓉城科学之夜将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举行。“华龙一号”等诸多大科学装置将惊艳亮相,快来随我们一起“抢鲜”看。
国之重器、量子科技……
前沿科技零距离“打卡”
为破解宇宙线起源这个世纪谜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哪些研究?跨尺度矢量光场调控是个什么“东东”?氢能源市域列车相较普通列车,在哪些领域有优势?这些问题在启动仪式上都能找到答案。
除了“涨知识”,还能“开眼界”。十年磨一剑,“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也成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启动仪式上,公众将有机会近距离“一睹真容”。
与此同时,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仿星器研究-准环对称仿星器测试平台等诸多“国之重器”也将集结亮相,还有可扩展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成都造”eVTOL等前沿科技成果,让市民深刻感受科技创新在引领成都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传承科学家精神
10个创新团队将走上蓝色“星光毯”
近年来,“全球/全国首个”成果频现,成都科技成果迎来“爆发期”——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在量子通信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久前,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
这些创新突破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创新故事?面向未来,还将有哪些新突破值得期待?天府宇宙线、量子科技等创新团队将现场亮相,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与科学大咖面对面对话,实时“追星”。
记者了解到,届时,现场还将设置“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展,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重点展示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王希季、杨嘉墀、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弘扬“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精神。
解锁未来世界
沉浸式畅享AI奇幻之旅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许多“科幻场景”正一点点成为现实。在启动仪式上,一起来感受“未来已来”的世界吧!
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想必每个人都玩过,但你玩过“声控俄罗斯方块”吗?游戏中,观众需站在指定位置,通过声音控制方块。随着一个个声音指令的下达,“聪明”的系统程序可以通过高精度的语音识别与快速指令匹配技术实现无缝语音操控。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无人机操作员吗?那就来感受一下“蓉翼飞”——洪武系列无人机操纵训练系统吧!它可是一位相当称职的“老师”,还首创飞行员胜任力画像系统,可自动对受训人员考核、评分、定级。
一系列AI创新成果,可以轻松让复杂深奥的技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趣味体验。
科技也能很好玩
交互体验感直线拉满
科技也能很好玩!在启动仪式上,还有形式多样的互动展示体验活动,直观感受“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宇树机器狗GO2来了!它既能完成跳舞、作揖、绕桩行走等动作,还能与公众互动;还有仿生四足机器人、射球机器人、双臂二指解魔方机器人……一场精彩的“机器人总动员”即将上演。
从了解体验力、光、电、磁、声背后的物理魔法,到实操学习安全应急技能,再到体验植物公寓家用智能种植舱……20余项互动展示体验活动,将让公众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涨知识”。
此外,成都市科技活动周期间还有五大分会场、200余场配套特色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作为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分会场的活动之一,5月24日14:00-16:30,“科学大讲堂”主讲堂将在成都科幻馆举办!届时,神舟十三号/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等7位科学“顶流”将齐聚成都科幻馆,围绕“问与答”主线展开深度分享。
编辑:王敏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