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成都多场惠民活动同步开启 社区艺术共创点亮基层生活

2025年05月23日 21:07:5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社区文化融合,5月23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成都市“走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多场主题活动同步开启,于新津区非遗民俗文化村体验中心举办的“乐动蓉城·非遗生花”互动体验,及在大邑县志愿者广场启幕的“乐动蓉城·‘邑’见雪山”主题文艺汇演。通过非遗技艺传承、传承人现场教学及多元文艺展演,为市民呈上全天候文化盛宴,助力非遗、文艺融入市民生活。

非遗技艺浸润社区

指尖传承激活文化基因

当日,新津区非遗民俗文化村体验中心化身传统非遗手工课堂。在“千千结·中国韵”绳编艺术区,成都绳编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文艺现场演示盘扣结、琵琶结等经典技法,向市民发放红绳材料包,指导参与者亲手编织蕴含吉祥寓意的绳编作品。“一根红绳能编出万千变化,每个结都是传统文化的具象表达。”杨文艺表示,希望通过现场体验让年轻人感受绳编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活动现场

而在陶艺创作区则由成都市陶艺非遗传承人曾进平带领大家以成都文化元素为灵感,现场创作主题面塑。揉泥、塑形、着色间,大家共同聆听陶艺背后的历史脉络,一件件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作品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曾进平介绍:“陶艺不仅是手艺,更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在指尖触摸中理解其文化韵味,正是非遗传承的生命力所在。”

此外,活动现场同步设置了非遗展示区,刘罗琳竹编、江学春纸艺、范娟灰缬印染、张星面塑等8个非遗工作室摊位依次排列,展销传统手工艺制品及文创衍生品。市民既能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现场创作,亦可将心仪的非遗好物带回家,让传统文化从展示空间走向日常生活。

文艺汇演点燃夏夜

传统与创新共谱基层华章

当晚,大邑县志愿者广场灯光璀璨,“乐动蓉城·‘邑’见雪山”主题文艺汇演以舞蹈《灯火里的中国》拉开帷幕。演出以“雪山生态与本土文化融合”为主线,既有川剧变脸、民乐与自然声景融合演奏等传统艺术创新表达,也有社区居民自编的广场舞、本地乐队原创歌曲联奏等群众文化成果展示。

川剧变脸表演艺术家瞬息万变的脸谱与激昂的锣鼓声交相辉映,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笛子独奏《海阔天空》《起风了》则以传统乐器演绎流行旋律,展现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藏族舞《北京的金山上》、女声小合唱《映山红》等节目,以多元艺术形式勾勒出雪山脚下的文化脉络与时代精神。

活动现场

白天体验非遗手工,晚上观看文艺演出,全天候的文化活动让基层生活充满艺术温度。活动负责人表示:“非遗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文化血液;基层文化服务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全民参与的共创。该系列活动将持续推动非遗技艺、社区艺术与基层生活深度融合,未来还将陆续走进更多社区、乡村,以丰富的文化供给提升市民精神生活品质,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注入基层力量。”

(成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许成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