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川网推荐  >  视频

穿越到像素世界!端午还有这些四川宝藏非遗→

2025年05月31日 17:03: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端午节,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这天抱石投江,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四川形成了一些

独具地方特色的端午习俗

当我们用最近爆火的像素风

打开四川非遗里的端午习俗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一起来看

↓↓

经典款

过端午

吃粽子和赛龙舟

是必不可少的

成都有个

西南地区唯一的粽子品类非遗品牌

它已传承四代

并于2023年入选成都市级非遗

它就是“赵粽子”

在传统的基础上它还推出了

辣条粽、烧白粽、火锅粽、青豆肥肠粽……

让人大开眼界

提到龙舟

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级非遗的

五通桥龙舟竞技

了解一下

它因制盐和运盐的鼎盛而兴起

是中国唯一以井盐文化为主题的龙舟赛

有龙舟造型比赛、龙舟拔河

龙舟接力等项目

极具竞技性与娱乐性


此外

悬艾草、饮雄黄

也是端午不可或缺的习俗

还记得端午节饮下雄黄酒

显出原型的白娘子吗?

如果她还想在端午饮酒

建议品品四川老家的酒

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成都水井坊

它们的酿制技艺

均入选了国家级非遗

喝不惯白酒

还可以尝一下香甜可口的大竹醪糟

它是四川省级非遗

源于汉,盛于清

被载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

挂香包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如果你佩戴一个以遂宁观音绣技艺

制成的莲花香包

那一定是人群中最靓的崽

观音绣以蜀绣为基础

融入遂宁观音文化元素

一般绣制莲花、荷包、方巾等

寄托平安美好寓意的手工艺品

于2009年入选省级非遗


特别款

近年来

粽子的包装越来越新颖

传统纸盒已经满足不了大家

于是竹编礼盒诞生了

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

近日亮相深圳文博会

以其“细如发丝、薄似轻纱”的独特工艺

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一幅竹编《熊猫图》

更是成为“网红”展品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

端午节时

四川的民间灯影戏班和川剧团

要唱专门的过节戏——《雄黄阵》

是经典川剧《白蛇传》中的一节

成都皮影,又称灯影戏

于2007年入选四川省级非遗

其影偶高大

造型、唱腔和语言

多与川剧融合并自成一体

过去

四川部分地区在端午时

流行岳父母给新女婿送伞

为庇护之意

希望婆家照顾新媳妇

四川近期最出圈的一把伞

那必须是刘亦菲带火的

泸州分水油纸伞

它是国家级非遗

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

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是中国仅存的使用桐油、石印传统工艺

制作油纸伞的技艺

泸州人的端午

有专属的味道

端午时

泸州的孩子们会背上“香猴狲”

意在驱邪避瘟、佑身体健康

“香猴狲”是泸州市级非遗

为装入十余种药材的猴子样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

不知屏幕对面的你是如何度过的呢?

无论是在外打拼的游子

还是在家欢聚的人儿

都值得用一个

“过节了”的理由

来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吃独特的川味粽子

看精彩的皮影戏

赏激情的赛龙舟

佩五颜六色的香包

……

这些事

都可以在今天实现


一年一端午

一岁一安康

愿大家

岁岁无恙

端午安康

编辑:王海静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