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到豌豆尖?“错峰种植” 让四川人的“本命蔬菜”反季上市
2025年06月06日 22:38:56 来源:川观新闻
不靠温室大棚,夏天的雅安也有新鲜的豌豆尖上市。6月6日清晨不到7点,雅安市宝兴县大池沟村十多位农民,开始在山坡掐豌豆尖,不一会儿背篓里就变得绿盈盈的。
59岁的村民杨金琼开着小车,拉了420斤豌豆尖下山,满满当当装了13筐。新鲜的豌豆尖娇嫩,她在每个框上仔细地盖上层层黑色薄布。小车经过之处,一股清新的香味扑面而来。
“现在卖,能比春节那会儿,每斤贵2元钱左右。”杨金琼说,头一回种夏季豌豆尖,避开了冬季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对平稳的好价格,也减少了她过去“今天卖便宜了”“明天会不会掉价”的焦虑。这些豌豆尖将销往成都、雅安周边城市的商超,终端单价能达到15元以上。
通常冬春季节集中上市的豌豆尖,实现夏天“错峰出行”,主要还是得益于“温差”。6日当天,当成都平原气温已经逼近30度,海拔约1600米的大池沟村的气温仅仅14℃,比雅安城区低了约15℃。
除自然条件外,当地也有意识地引导“错峰”,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占地面积超宝兴全县的81%,高山地区耕地资源稀缺。大池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宗林介绍,反季豌豆尖填补了当地种萝卜、芥菜的空档期,一块土地轮作后挣三份钱,预计这批千余斤的豌豆尖能为村集体新增收9万元。
这批今年3月尝试种下的30亩豌豆尖,随着温度上升,个头窜得飞快,很快就开出白色的小花,村民需要及时摘掉这些豌豆花,才能保证一茬茬新发的豌豆尖鲜嫩可口。
在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龚荣高看来,包括雅安在内的四川不少地区多山地,高海拔,污染少,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条件,但有错峰种植高山绿色果蔬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驻村干部团队从蜂桶寨管护中心争取到9万元帮扶基金,用于种植包括豌豆尖在内的高山蔬菜,努力提升蔬菜种类和产量。同时,借助宝兴作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优势,坚持绿色种植,期待通过与更多企业合作,以克服高山运输短板,向有机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宝兴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曹琼介绍,宝兴还错峰种植了金针菇、四季豆等,比市场旺季晚2个月至5个月销售,价格高出市场均价30%至50%。
记者 周海波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编辑:王敏琳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