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课堂、空中博物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精彩不断
2025年06月14日 19:09: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6月14日,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今年的主题——“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四大主题活动,包括“遗址上的课堂”“空中博物馆”、金沙文化服饰设计展示与体验、沉浸式场景营造、知识问答等丰富内容和多样玩法。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观众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
当天,还邀请了古迹遗址保护领域的中外专家到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就“城市中考古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开头脑风暴,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金沙力量。
考古遗址上的课堂
充满童趣与创意的青铜文化盛宴
6月13日,金沙遗址博物馆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发活动——“我来金沙讲堂课”跨学科主题学习率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金沙青铜器为载体,以“铜铸金沙·纹华史鉴”为主题,由优秀学科老师带领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和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的同学们,以历史、化学、美术学科的视角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历史+化学”跨学科主题课程《铜铸金沙·观人鉴史——历史诠释与化学解析之旅》首先进行现场展示。课程以策展思路带领同学们探究金沙青铜器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同时从化学视角破译铸造工艺的科学密码,通过展览设计、化学实验分析、文保专家面对面等环节,感受“古蜀金沙人—金沙考古人—文物修复人”代代传承的科学精神与守护精神,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美术课程《古蜀新铸——泥仿铜立人》,则深度融合文化、历史、科学、艺术与德育,通过“文物解读+手工仿制+文化展演”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解构“模范”铸造工艺,运用“刻、戳、切、剪、捏棱线”的泥塑技法仿制金沙遗址青铜立人像,并将其塑造成“制模、翻范、浇铸、脱范、成型打磨”等不同铸造环节的工匠形象,搭建“古蜀青铜工坊”微缩场景,“再现”青铜器的铸造过程,直观感受传承千年的技艺和模范精神。
活动现场
据悉,“我来金沙讲堂课”是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品牌教育项目,自2021年启动,开创了国内首个在考古遗址上呈现的教学课堂,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
移动的“空中博物馆”
这样的古蜀文化体验令人难忘
金沙遗址博物馆探秘手册、太阳神鸟文创……6月13日早上,乘坐成都航空EU2805由成都双流飞往伊犁伊宁的乘客,刚一登上飞机,就收到了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这是金沙遗址博物馆为迎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联合成都航空开展的又一主题活动——“翱翔古蜀·云端探秘”空中博物馆。
活动现场
“请系好安全带,从座椅前方的宝藏盒里打开古蜀手册,我们的探秘之旅,现在启航。”在身披“太阳神鸟”航徽的客机上,随着金沙遗址博物馆优秀讲解员梁艳梅将金沙遗址的发现和太阳神鸟、黄金面具的故事一一讲述,有奖互动问答、VR设备穿戴、宣传手册探秘和文物展示牌合影等丰富体验一一展开,旅客们仿佛走进了奇妙的金沙王国,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没想到能在万米高空通过VR眼镜看到三千年前的祭祀场景,这份体验也太特别了”,来自四川的雷先生兴奋地说道。而在“太阳神鸟反映了什么神话故事”“你觉得黄金面具是佩戴在什么上面的”等问题的互动问答中,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不断被激发。飞行中的客机化身为一座移动的“空中博物馆”,以航空新场景将文化“送”到每一位乘客身边。
文创体验、知识问答、趣味打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彩不断
6月14日上午,金沙遗址博物馆依托馆校合作成果,与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共同策划的“金沙纹韵·衣脉相承”主题活动在馆内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设置古蜀元素服饰展示区和文创体验工坊,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在服饰艺术设计中焕发新生。太阳神鸟穹顶之下,以金面具、铜鸟、铜兽面、青铜神树等文物元素设计的服装依次陈列,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碰撞出古今交融的美学大观。文创工坊吸引了来自金沙街道金沙遗址社区、茶店子街道黄忠社区、府南街道同德社区等社区和线上招募的亲子家庭参与,现场体验金沙元素挎包制作并打卡留念,沉浸式感受古蜀青铜文化的魅力。
同时,“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知多少”主题活动也于今天(6月14日)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同步开展。该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设置盲盒探秘、文物魔方、拍照打卡等趣味环节,引导观众在探索中不断解码古蜀文明的奥秘。在打造的体验场景中,观众可以随机抽取涵盖文物知识、古蜀历史、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知识及祭祀习俗的题目参与答题,赢取面具、太阳神鸟文创、集章手册等奖励;还能扫描文物魔方上的二维码,深入了解文物内涵;也可以在利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设计的古蜀美学空间打卡拍照,留下难忘的文化记忆。
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编辑:张妍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