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增“1万亿” 四川文旅融合如何乘风而起
2025年06月17日 07:52:02 来源:四川观察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旅资源大省,四川文旅产业规模和质量稳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从2022年至2024年,四川国内游客接待量从6.36亿人次跃升至11.19亿,国内游客总花费实现从7059.94亿元到1.76万亿元的跨越式增长,跑出了文旅融合的加速度。
就在几天前,“文明的史诗:来自地中海的古典雕塑艺术”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作为今夏成都最重磅的特展之一,不少观众从别的城市追展而来,更有外国游客专程走进博物馆,见证这场中外梦幻联动的大展。
英国游客戈弗雷·伯克:这次展览中有各式各样的作品,绝对值得来参观。我回到利物浦后,会告诉所有人这里有多棒,有多有趣,而且这里的人看起来真的非常友好,很热情好客。
成都博物馆交流宣传部主任王立:通过展览及品牌的打造,我们目前已经有近千件不同文明的文物藏品还有我们的典藏艺术品珍品来到成都,已经逐渐开始搭建成都国际友好城市博物馆网络工作,达成全世界的联动,可以在这里看世界。
今年以来,四川聚焦演艺、展览、观光旅游等重点领域,瞄准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刷新游客们的体验感。眼下,“跟着演出游四川”“跟着音乐游四川”“跟着影视游四川”正成为四川文旅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一季度,成都市共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8161场,同比增长74.9%,实现票房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23.8%,观众达187.8万人次。演出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稳步增长态势的背后,正是成都将一些“在地化”、首发的演出项目与文旅线路相结合,将观众的单次观演,转化为住宿、餐饮等多频次消费,激发产业联动,消费业态不断更新。
成都城市音乐厅市场部媒体中心副主任杨静:有很多外地的观众是直接提着行李箱就到音乐厅了,那他们也是在追求自己喜欢的演员或者是IP剧目的同时,也是顺道就到成都来进行旅游了。未来可能我们也会有演出快闪走进我们的景点,同时跟景点进行一个深度的票务绑定,大家互推的这样的一个政策的推行。
文化搭台引发的“四川热”也带动四川入境游市场也一片向好。2024年,四川入境游客同比增长98%,入境游总消费同比增长103%,成为我国内陆省份中热门入境游目的地的代表之一。持续攀升的热度源于大熊猫、三星堆、大九寨、大峨眉等四川世界级文旅IP的吸引力,也得益于四川相继出台的《四川发展入境旅游激励办法》《四川省促进入境旅游行动方案》,提升外籍人士在川消费支付便利度等一揽子政策措施。
欧美旅行团:乐山我来了。
坐拥世界“双遗产”,美食遍地的乐山是国外游客来川旅游最爱打卡的目的地之一。今年,乐山斥资1000万元奖励入境游旅行社,针对境外旅行团推出景区门票、游船船票、夜游项目等“优惠大礼包”。全市2100余台可受理外卡支付POS机具、550余台支持外卡取现ATM机,景区国际通道、外籍游客服务站等涉外服务设施,让境外游客的旅行更加便利舒适。据统计,今年1—5月,乐山共接待入境游客12.05万人次,同比增长18.8%。
法国游客Leo:乐山大佛这座巨大的雕像震撼了我,我想推荐给我的朋友,我的家人等等来这里旅游。
政策护航,服务领航,项目启航。今年我省规上文化企业增加了100余家、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16个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同比增长达20%。1—5月,四川在建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512个,投资完成率超过50%。接下来,我省还将推动文旅资源聚点成线、连片成面,加快构建文旅产业全域发展格局。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方维:深挖文化内涵、拓展旅游链条。有效发挥文旅产业的拉动、渗透作用,坚持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手抓,联动市场主体,着力发展文博旅游、红色旅游、演艺赛事、生态康养这些新业态,培育一批文旅品质场景、创新场景、人气场景,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全业态发展大文章。
(陈宇韬 陈锐东 曾蓉 黄彦芸 张杨 潘宇扬 黄诗璐)
编辑:许成嵩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