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核酸四面体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

2025年06月29日 20:55:5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胡旭阳 摄影报道

“特别是在框架核酸领域,我们的研究团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6月29日,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在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DNA纳米技术研讨会暨2025第二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上说。据悉,论坛聚焦核酸四面体技术最新发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临床科研学者与产业界代表齐聚成都。

本届论坛由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中心主办。核酸四面体技术在核酸结构设计、智能药物递送、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系列突破。过去一年中,该技术在眼科、神经系统疾病和皮肤健康等方向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展示出强劲的转化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表示,“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实验室的创新。核酸四面体技术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展现力量,比如在针对一些棘手的眼底疾病、抗击肿瘤、罕见病治疗的战斗中,都取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进展!”

框架核酸四面体是一种由四条特定序列DNA单链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具备精确的三维空间结构、良好的刚性与高度可编程性,已成为新一代智能药物递送平台的核心载体。

在眼科方向,核酸四面体平台被用于精准递送治疗分子至眼底病灶,在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动物模型中显现出显著疗效,目前相关缓释凝胶剂型产品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框架核酸四面体可以经鼻入脑,将治疗分子快速精准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前研究已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模型中取得初步成果。

此外,在皮肤与毛囊健康领域,框架核酸四面体搭载中药单体,可实现对毛囊的高效靶向递送。数据显示,相关实验中毛囊活性提升高达150%。依托平台模块化设计与AI辅助筛选,相关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压缩,从概念到上市仅需约90天,成为框架核酸技术在大众个人护理品类的创新应用。

编辑:许成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