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支书的直播间 开在田间地头
2025年07月05日 08:27:05 来源:四川日报
大山村党总支书记杨奕(左)正在直播。
●整合资源孵化本土“三农”主播、直播间开到田间地头、直播车开到邻近村社、手把手教搭建助农直播间。做这些,是在“下一盘大棋”:把新农人和“触电”村支书拧成一股绳
6月29日,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水星村,饱满翠绿的“六月雪”梨挂满枝头,静待成熟。当天,它们正在迎接一个特殊直播机构的考察——来自仁寿县富加镇大山村的“大山村杨支书”团队。
大山村党总支书记杨奕,是直播账号主播和团队带头人。去年6月开播以来,杨奕和村干部利用午休时间直播,帮助大山村群众在直播间里“云赶集”卖山货,慢慢攒起1万多粉丝。
一年来,乘着直播电商的东风,村里的咸菜卖出去了,桃子、柑橘、土鸡销出去了。方正彬等老人靠卖萝卜干,好月份能挣800多元。杨奕“咸菜书记”的名号不胫而走,乡亲们也从怀疑到跃跃欲试。
上门求助的新农人和村支书多了,杨奕携手县供销社和民营资本,在今年4月成立“乡村野生MCN”——眉山市禾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孵化本土“三农”主播。
“大山村杨支书”实现了进阶。直播团队壮大,有了专职摄像、助播。他们的脚步走出大山村,开着直播车,帮别的村义务销售农产品。就在6月19日,团队来到仁寿县谢安镇,在线直播销售2000余斤贝贝南瓜。通过这一宣传,为谢安镇引来一拨拨农产品批发商,一单就是几百上千斤。线上线下齐发力,60万斤南瓜快卖完了。
他们影响和孵化更多直播团队。水星村请来杨奕团队,目的就是帮助考察把脉当地的直播供应链。“你们能不能实现一件代发?”“有多大量?”“有没有成熟的包装和物流?”考察中,杨奕团队从帮着当地一起梳理选品、收货、直播,到打包、售后、返利全流程。
今年3月至5月,他们还多次到眉山市东坡区秦家镇,手把手教当地搭建起助农直播间。做这些,是在“下一盘大棋”:把仁寿县的新农人和“触电”村支书拧成一股绳。
去年,大山村因百万斤青见滞销,开始接触外来直播团队。果子卖出去了,但20%的抽成让果农收益甚微。杨奕因此拿起直播设备开始“触电”。很快,不少地方的新农人或村支书也开始试着直播,有的还签约MCN机构。
同行需要帮衬,大山村的直播事业也需扩张。经过一年多摸索,杨奕发现,单靠大山村的农产品,支撑不起直播间的发展。需在更大范围内整理货盘,提高供应量。同样在寻找新发展路径的仁寿县供销社,也“盯”上了初见起色的“大山村杨支书”。“大家合力整合全县的农产品形成货盘,孵化一批本土新农人账号,把农业大县的特色产品卖出去。”仁寿县供销社副主任尹刚说。
“孵化和助农直播,我们都是免费的。”杨奕说,团队的盈利点,是在标准化产品和非遗产品、承接电商活动上。
考察结束,杨奕带记者来到从前的直播间。这个由闲置幼儿园改造的直播间,一年来,快递小哥抱着箱子跑进跑出,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最热闹时,一天几十人踏过,硬是把台阶踩得松动、破损。如今,台阶虽然修补好了,这里却人迹罕至——因为,他们把直播车开到了田间地头,现场收货、现场直播卖货。
(记者 徐莉莎 眉山观察 方旭 文/图)
编辑:许成嵩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