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市州新闻

从央企辞职搞农业 安岳种粮大户把1.2万亩撂荒地变成“智慧田”

2025年07月08日 17:49: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杨颜铭

七月初,在资阳安岳县的万亩粮田里,绿油油的水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长势喜人,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在这生机勃勃的农田中,种粮大户杨邓平正穿梭其间,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他黝黑的脸上满是专注与期待,这片农田承载着他的梦想,也见证着安岳县粮食生产的蓬勃发展。

“5月插秧,最近正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肥、田间管理,8月中下旬就开始早稻收割,晚稻在10月份了。”杨邓平告诉记者,现在科技助力,管理起来比以前轻松多了。从曾经的央企职员到如今的种粮带头人,他用九年时光,将对农业的热爱化作守护“中国饭碗”的坚实力量,也让安岳的田间地头焕发新的生机。

绿油油的稻田

从央企到田垄:万亩粮田拓荒记

2016年,在一家央企工作的杨邓平辞职后,怀揣着对农业的深厚情结,毅然投身成都邛崃的农田,带着全部积蓄开启了农业创业之旅。“从小就有个梦想,就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算是有一种深厚的情结吧。”杨邓平坦言。

从繁华都市的央企岗位,到广袤无垠的农田,杨邓平如何完成这一跨度巨大的身份转变? 初涉农业,他深知自己是个“门外汉”,但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踏上了摸索钻研、学习求教之路。前两年,他四处请教专家,积极参加培训,汲取宝贵经验,每到夜晚,便沉浸在各类种植技术书籍中,如饥似渴地学习。

然而,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他清楚地记得,2018年8月底,一场洪灾席卷而来,600亩的水稻田,有500多亩被无情淹没。面对天灾,他没有丝毫退缩,洪水退去后,迅速行动起来,科学有序地开展灾后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损失。

2019年,杨邓平与朋友前往重庆潼南考察农业项目。在考察中,他发现潼南与自己的祖籍安岳毗邻,两地自然环境、土壤条件相似。望着广袤的农田,他心中燃起新的希望——何不回到家乡,将自己积累的农业经验和技术,在家乡的土地上付诸实践?于是,一个返乡创业、扎根安岳发展现代农业的想法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2020年,他正式回到安岳,看到不少乡村存在大量撂荒地,杂草丛生、杂树遍布,觉得十分可惜,于是毅然承包了800多亩土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全面改造,将小田并为大田。此后,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已整治并流转耕地约12000亩,覆盖安岳县8个乡镇,成为了当地最大的种粮大户。

在种粮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以粮食稳产高产为目标,常年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在种子培育筛选、品种展示示范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推行水稻与小麦、水稻与玉米等轮作模式,并广泛运用机械化、绿色防控等科学技术。

机械化操作

“1.2万亩粮田,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水稻平均产量达600公斤以上、小麦平均产量达400公斤以上。”杨邓平说。这个产量远超安岳县平均水平19.7%、53%,在全省丘区也处于领先地位,他也成为了科技种粮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名新农人,杨邓平始终秉持联农带农的宗旨。过去5年,他带动周边近3万名村民增收,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杨邓平(左一)查看水稻长势

拓展产业版图 全链升级再出发

如今,杨邓平并未满足于现状,他又将目光投向了粮食加工领域,不断拓展自己的产业版图。

今年4月,位于龙台镇的粮油产后服务中心正式投用,智能化烘干机日处理150吨粮食。“以前需要运往成都去烘干,运费都是一大笔,现在有了烘干中心,省下了近40万元的运输成本。”杨邓平告诉记者,这不仅解决了自家粮食烘干难题,结束了粮食外运烘干的历史,周边的种粮大户也能在家门口烘干粮食,极大地便利了大家,同时也增加了一份收益。

不止于此,杨邓平还致力于将稻谷加工成自有品牌大米,提升粮食附加值。从去年开始,他就着手商标注册工作,并于今年2月14日成功注册“普州硕农”商标,大米加工厂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目前还在等审批,通过后,预计9月我们的大米加工厂就要动工了,总投入6000万。”他信心满满地表示,未来要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一体化,带动更多安岳种粮大户投身粮食种植,让“安岳粮”走向全国。

杨邓平的成功,只是安岳县众多种粮大户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安岳,粮食生产成效显著。2024年,安岳县种粮大户达664户,种植面积10.36万亩,面积同比增长23.9%;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4.16万亩,产量74.91万吨,产量居全省第2位。这些数字背后,是科技赋能的智慧农业,是联农带农的共富实践,更是新时代种粮人守护“中国饭碗”的使命担当。

从撂荒地到高产田,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从单打独斗到联农带农,在众多像杨邓平这样的种粮大户的带动下,安岳县正向着粮食生产更高目标大步迈进,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妍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