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群防】雅安汉源小堡藏族彝族乡织密汛期安全网
2025年07月11日 14:19: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汛期来临,如何让安全意识走进千家万户?如何让预警信息“叫得应、联得上”?小堡藏族彝族乡用一套“组合拳”给出了答案:通过入户宣传、设备升级、细节保障,把防汛安全网织得更密更牢。
“大哥,收到暴雨预警,你知道要怎么做吗?”“往安全的地方转移!”在团结村四组,工作人员杨云操正和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互动。这样的场景,最近在村里很常见。
工作人员带着本地真实案例,用最接地气的话讲解避险常识:预警信号怎么看、转移路线怎么走、安置点在哪里……确保家家户户都把安全要点记在心里。
村民王军说:“现在心里清楚得很,转移到安置点后,要等乡上、村上的工作人员检查完说安全了,才敢回来。”
光有知识还不够,关键时刻“喊得应”才管用。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团结村四组田杯子水井沟地质灾害监测员徐文武正挨家挨户调试“喊醒叫应”应急广播设备。“这个终端设备你会用不?”“用得来,按住就说话,说完放了就行。”村民杨万清边说边上手演示,动作熟练得像操作自家常用电器。
据了解,今年5月底,全国首套应急广播“喊醒叫应”系统在小堡藏族彝族乡田杯子沟、富乡乡拉木冲沟、富乡乡包家沟三地试点安装并投入实战应用,共计部署了3套试验设备。在小堡藏族彝族乡田杯子沟地质灾害危险区10户村民家中放置了终端设备。该系统突破传统预警“单向输出”局限,首次实现极端条件下预警信息“发布-响应-确认”全流程闭环管理。
“以前没设备的时候,全靠敲锣、吹口哨喊人,声音传不远,遇上大雨还听不清。”村民向光琴感慨,“现在这设备太方便了,哪怕没电没网,老远都能听见,一喊我们就知道该转移了。”
徐文武算起了“效率账”:“有了这套设备,预警效率比以前提高了80%,我们装了两套大喇叭,整个团结村四组都能覆盖。村民有情况,也能直接用终端呼叫我们,反应快多了。”
家门口的“明白卡”,更是把安全提醒贴到了最显眼的地方。卡片上,灾害类型、预警发布人、监测员电话、撤离路线、安置点……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会逐户讲解,直到确认村民“看得懂、记得住”。
“这张明白卡每年都更新,监测员信息、卫生院电话随时都能打通,信息很全面。”村民杨友珍指着门口的防灾避险明白卡说,上面的内容她早就烂熟于心。
如今的小堡藏族彝族乡,科技设备成了“千里眼”“顺风耳”,群众的主动参与让防线更坚固。科技赋能加上群防群治,正为这里的汛期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供稿/供图:汉源县委宣传部)
编辑:王海静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