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成都新闻

精细实物证据拆装对比耗时 成都法院用3D建模来解决

2025年07月11日 19:50:4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太给力了!省时省力还精准!”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纷纷为这项技术点赞。日前,成都知识产权法庭第五审判庭在公开审理的一起关于射钉枪的发明专利纠纷案中,首次应用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辅助庭审,将专利案件中最为费时耗力的技术比对环节压缩至半小时。由此,成都知识产权审判正式迈入3D智慧辅助时代。

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发现某公司生产的射钉枪涉嫌侵害其专利权,遂提起诉讼。开庭前,原被告双方对枪体的内部技术结构,以及射钉枪发射时的运动原理各执一词,争议较大。

“要是在以前,我们得把射钉枪拿到法庭进行现场拆卸,和对方一点点比对内部设计,光是拆拆装装就得耗费一个多小时。有些小零件还得用放大镜反复查看。”开庭前,原告代理律师说,但是这次很不一样,法庭已经提前通过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完成了射钉枪的数字化建模。庭审现场不见过多的实物证据,两块高清大屏幕成了“主角”。

案涉射钉枪3D实物证据模型正在屏幕上展示

果不其然,庭审开始后,两个大屏幕上清晰呈现出涉案射钉枪的3D实物证据模型。“请技术人员放大被告产品的排渣散热孔,该处须向法庭详细展示、说明。”被告代理律师话音刚落,法庭技术人员轻点鼠标,屏幕上的射钉枪便精准拆分、放大为15个零件,排渣散热孔装置也立即从整体模型中分离出来,每个零件的细节、尺寸都清晰可辨。

通过3D模型的360度旋转、任意缩放,双方能够全方位查看产品内部构造。短短半小时就完成了技术比对。“这个革新很不错,在屏幕上就能无死角地查看到证据的技术细节,还可以随意放大缩小,比对着实物拆解方便太多了!”原告代理律师感慨道。

“2023年5月,我们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汇报工作时,看到了这项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深受启发。我们经过反复摸索,终于让这项技术在庭审中落地见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诚强调说,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在办理技术性较强的案件时,迈入了“透明解剖”的智能辅助新阶段。但这并非要取代庭审中对证据的实质性审查,而是通过革新“看”的方式和“辨”的精度,打破空间阻隔查证技术微末。

作为技术调查官流动站的桥梁项目,3D实物证据建模技术在助推技术调查官深度参与案件,以专业性赋能知产案件审判的同时,也为未来将关键证据3D实物证据以二维码形式嵌入裁判文书奠定基础,使扫码即可随时随地、直观便捷地回溯判决所依据的核心技术事实成为可能,让“透明的正义”离社会公众越来越近。(四川法院供图)



编辑:李雪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