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费用大幅下降 听障患者家庭迎来“双重”利好
2025年07月15日 18:38: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妈妈,我不想剃成光头,太难看了。”
“剃光了头发才能做手术,头发还会再长出来,等明天做完手术,你的两只耳朵就都能听到声音了。”
7月10日,西南医大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间病房里,当听到母亲的回答,9岁女孩佳佳(化名)破涕为笑。
佳佳3岁多时,被诊断为“双侧极重度耳聋”,几乎告别了“有声的世界”。几年前,西南医大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工耳蜗医学部李雷激教授团队成功为她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蜗,让佳佳重获“新声”。当听闻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母女二人再次来到医院,希望完成左耳的手术。
今年6月1日起,电子耳蜗植入术及人工耳蜗正式纳入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佳佳也成为西南医大附院首位享受医保报销的受益者。
国家集采+纳入医保,人工耳蜗植入费用大幅下降
7月11日,在手术台上,李雷激教授精准地将长约28毫米、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植入了佳佳的耳蜗。据悉,这是在第五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落地后,西南医大附院首例享受医保政策的人工耳蜗手术。
自6月1日起,四川将电子耳蜗植入术和人工耳蜗正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在集采与医保的“双重利好”推动下,患者单例治疗费用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大幅减轻听障患者家庭医疗负担。
人工耳蜗是20世纪人类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也是目前最成功的脑机接口产品,为极重度耳聋患者带来曙光。1995年,国内首例多通道人工耳蜗手术成功。然而,由于人工耳蜗价格高昂,单侧植入费用高达20万元-30万元,让无数家庭望而却步。
2009年,国家启动“贫困听障儿童抢救性康复计划”。在医院和科室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12月5日,西南医大附院顺利获批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手术医院。截至目前,西南医大附院人工耳蜗医学部已完成了三百余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李雷激教授指出,1至3岁是儿童听觉中枢发育的黄金期,人工耳蜗越早植入,患儿的康复效果越好。如果听觉中枢长期不能接收声音信号的刺激,就会出现萎缩和功能退化,导致“十聋九哑”。如今,随着集采和医保的落地,更多听障儿童家庭有能力植入电子耳蜗,术后患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显著提升,帮助他们重返“有声世界”。
专业团队+先进设备为患者量身定制“重获新声”方案
政策落地后,前来人工耳蜗医学部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易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易女士的儿子小强(化名)今年16岁,患有先天性“双侧极重度耳聋”,2015年,他们成功申请到“贫困听障儿童抢救性康复计划”项目,免费完成了左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该项目限单侧免费),手术效果良好。
多年来,易女士一直希望为孩子完成右耳手术,但高昂的费用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当听到人工耳蜗纳入医保的消息后,她立即带儿子来到人工耳蜗医学部咨询。
据四川省现行政策,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经相关专业医疗机构评估,确诊为双侧重度或极重度耳聋,配戴助听器或借助其他助听装置无法改善听力和言语理解能力,全面检查后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就可以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按医保规定比例报销。
易女士算了一笔账,过去费用至少需20多万元。如今,单套人工耳蜗耗材价格降至5万元左右,加上医保报销,总体费用降幅超过80%。
李雷激教授表示,以佳佳、小强为例,他们都曾受益于“贫困听障儿童抢救性康复计划”完成了单侧人工耳蜗的免费植入。如今在“集采降价+医保报销”的双重助力下,完成另一侧植入的费用已大幅降低。
李雷激教授介绍,人工耳蜗医学部不仅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还配有先进的耳内镜系统、听力诊断设备、显微手术系统与术中神经监测仪。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量身定制“重获新声”方案。
(供图/供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猛 乔莎)
编辑:王飞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