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即时快讯

六脉神剑!成都女孩以画笔为剑“闯江湖” | 书画星动力

2025年07月23日 16:17: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荞 摄影报道

“妈,初三前的这个暑假,咱们一定得出去一趟!我想抓住最后能尽情画画的时间,去外面写生——这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7月12日傍晚,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2023级3班的张赛憬阳,看着刚下班的母亲,说出了这个期盼已久的请求。

这个性格随和、热爱生活的女孩,手中攥着画笔,那早已是她最得力的“武器”,陪着她在国内外的绘画赛场屡屡斩获佳绩……

张赛憬阳的画作

从蜡笔涂鸦到画具满案:多年磨剑初试锋芒

张赛憬阳与绘画的缘分,要从幼儿园那些洒满阳光的午后说起。那时的她总爱攥着蜡笔在纸上涂涂抹抹,天空可以是粉色的,小草也能是蓝色的,童真的想象在笔尖肆意流淌。6岁那年,她第一次拿起毛笔接触国画,宣纸上晕开的墨痕像一颗种子,悄悄在她心里扎了根。

升入小学后,素描的线条、水粉的斑斓、丙烯的厚重、漫画的灵动……一个个全新的绘画世界向她敞开大门。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她像海绵吸水般挨个尝试,书桌前的画具从最初的几支毛笔,渐渐堆满了素描纸、调色盘和各色颜料。

2019年7月,她报名参加在欧洲捷克举办的绘画夏令营,用一幅水粉画惊艳全场,拿下了主办方颁发的“最佳创作奖”。小小年纪在国外获奖,给她的绘画热情添了把火。从此每个周末,她雷打不动地抽出半天时间作画,不管是灵动的漫画还是典雅的中国画,都全心投入。

张赛憬阳在画国画

热爱修内功 韧劲作心法:写意天地悟“剑法”

进入初中后,课程表渐渐被填满,张赛憬阳开始将精力聚焦在国画上,尤其在写意画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她常常对着名家作品揣摩:墨色如何从浓到淡晕染出远山的层次?笔尖的提按转折怎样才能带出花鸟的神韵?为了参透这些门道,学校的国画工坊成了她的“第二课堂”。有时为了一个墨点的干湿效果,她能握着毛笔练上几十遍,直到那一点墨在纸上呈现出最满意的姿态。

国画老师闫晓靓评价憬阳:“这孩子很有天赋,但比天赋更难得的是她的用心和坚持。”爱徒心切的她总为张赛憬阳争取参赛机会,“从学校艺术节到区、市比赛,我都鼓励她去参加,还会帮她分析主题、打磨细节,让比赛成为她成长的阶梯。”

2024年的夏天,在闫晓靓的鼓励下,张赛憬阳踏上了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的赛场。武侯区一等奖、成都市一等奖……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站在了全省总决赛的考场上。张赛憬阳说:“省级决赛分理论和创作。理论考画作名称、馆藏地这些基础知识,平时积累够了,没什么压力。最大的挑战是创作——我平时主攻山水写意,考题却要求画人物。最后决定画川剧人物,想试试把写意的功底用到写实里,没想到真的成了。”

在闫晓靓眼中,张赛憬阳的写意画笔法早已练得像“六脉神剑”:浓墨重彩时如“少商剑”沉稳有力,淡墨渲染时似“商阳剑”轻柔飘逸,勾勒线条时若“中冲剑”流畅贯通,点睛之笔时同“关冲剑”精准独到,大胆留白时像“少冲剑”简洁利落,而她最擅长的构图布局,更如“少泽剑”变幻精妙。“这‘剑法’不是天生的,是她在画室里一笔笔磨出来的。”闫晓靓的话语里满是骄傲——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化作“内功”,不服输的韧劲配为“心法”,才让张赛憬阳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游刃有余。

如今,即将升入初三的张赛憬阳,依然在日程表上为画画留着位置,“每周半天,哪怕只是画一幅小品,也不能断了这份坚持。”母亲谢女士看着女儿专注作画的侧脸,总是笑着支持,“她握笔时的样子特别动人,那种沉浸其中的专注,比任何奖状都更让我欣慰。能在学业压力和兴趣热爱之间找到平衡,这份成长比什么都珍贵。”

宣纸上的墨痕还在晕染,这个握着画笔的成都女孩,正以梦为马,以笔为剑,在属于她的书画传习路上继续前行。

编辑:刘亚宇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