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一中国防教育特色育人实践纪实
2025年07月20日 18:32: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宜宾市一中捷报频传:彭馨逸同学荣录空军航空大学,成为四川省2025年唯一女飞行学员;童小川、吴心蕊、陈钇等25名学子相继考入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等军警院校。这份青春答卷,是宜宾市一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诠释。宜宾市一中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铸魂工程,通过国防教育深植家国情怀,为学子成长打好人生底色。
铸魂:将家国情怀植入成长基因
国防教育是培根铸魂的战略工程。宜宾市一中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通过丰富形式将爱国情怀融入学子血脉,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固本:作为宜宾市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宜宾市一中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在课程实施中,严格落实《国防教育纲要》,每学期开设5课时以上国防专题课,将国防知识深度融入政治、历史、体育课堂;每周通过德育课精讲《国防教育读本》、班会课研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使“国无防不立”的信念深植学生心田。同时创新开展场景化教学:以升旗仪式、成人礼等育人“ 大课堂”为载体,深挖“公勇诚朴”校训精神;依托地方资源打造的“一中娃娃 爱国爱家”学科活动,因生动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获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平台转载,成为思政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典范实践。
文化浸润:宜宾市一中国旗班以“忠诚、服从、团结、上进、坚强”的十字精神恪守职责,每日守护国旗升降,并多次承担全市重大活动护旗任务(如市运会、长江首城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等),与人民路小学开展“同升一面旗”活动,亮相央视尽展一中学子青春风采,获评“宜宾市优秀学生组织”“宜宾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树立了四川省高中生国旗班的典范。学校深耕红色基因传承:作为革命烈士李硕勋、文坛巨匠阳翰笙的母校,依托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打造文化阵地;每学期组织赴赵一曼纪念馆、烈士陵园祭奠英烈;通过红色主题观影征文、课间爱国主义歌曲、校园文化展板等载体,构建浸润式育人氛围,让家国情怀深植学子心间。
榜样召唤:宜宾市一中常态化开展优秀校友返校宣讲活动,构建榜样育人机制。邀请考入军队院校、警校及国防相关领域的往届学子重返校园,分享在军警熔炉中的成长历程与使命担当。通过讲述专业训练的真实体验、服务国家的坚定信念,以及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事业的实践感悟,为在校生树立鲜活标杆。同时结合校史中的革命先辈救国足迹,形成历史与当下的精神对话。
砺志:用实践淬炼报国本领
宜宾市一中将国防教育转化为具象的成长熔炉,在知行合一中锻造担当脊梁。一中学子们在身体力行中读懂忠诚与使命的分量,将“强国必有我”的誓言锻造成筋骨铿锵的力量。
磨砺青春:宜宾市一中通过高一新生全员7天军事化训练,锤炼意志品格,将拼搏精神深植为成长底色。同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校女子篮球队实现全省“贡嘎杯”四连冠,永久保留奖杯;校园体育蓬勃开展,全年举办气排球、篮球、足球等20余项赛事,实现“班班有球队、人人都参与”。多措并举下,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至51.99%。
基地育才:依托“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的深厚底蕴,宜宾市一中持续深化与军队顶尖院校的战略合作,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重要军事学府的“优质生源基地”及“ 空军招飞优秀单位”。通过紧密的校际联动与协作机制,学校致力于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近五年,宜宾市一中累计向国防事业输送的优秀毕业生已超百人,充分彰显了学校在国防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与责任担当。
共建拓能:宜宾市一中持续深化军民共建,每年组织学生走进驻宜部队体验军营生活,并邀请官兵开设国防讲堂;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点慰问共建部队及退役军人,蝉联“宜宾市拥军优秀单位”。依托“名师大讲堂”平台,部队教导员曾以爱国强军为主题,深刻剖析国际形势,引导学生居安思危、奋发向上。讲座现场反响热烈,掌声不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激励其争做新时代追光少年。
绽放:以奋斗担当回应时代召唤
深耕国防教育的沃土终成栋梁之材。五年间,宜宾市一中育人成果斐然:近百名优秀学子成功考入军队及公安院校,以热血青春践行报国之志;作为校园国防先锋的国旗班成员,其学业成绩尤为亮眼,近三届毕业生高考达特控线(一本线)比例高达90%,印证了意志品质与学业精进的相互促进。尤为可贵的是,录取院校实现了军警类院校领域的全覆盖。一中学子们正以考入军校、警校、投身国防科研等多元路径,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报国的时代洪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从翠屏山下的书声琅琅,到万里云端的战鹰呼啸;从金沙江畔的升旗仪式,到战略军种的庄严考场——这跨越山海的热血征程,是宜宾市一中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答卷。我们将继续以国防教育为炬,照亮学子奔赴家国所需的前路,在民族复兴的星河中,镌刻更多一中学子的璀璨光芒!(供稿、供图:宜宾市一中)
编辑:卓灵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