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千年古柏演绎跨越时空的“绿色守护”

2025年07月26日 11:27:4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摄影报道

7月25日,“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参访团走进四川广元剑阁县翠云廊,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在7778株千年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中,见证了一场延续2300年的生态保护传奇。

青石板驿道蜿蜒延伸,参访团成员的手机不断响起扫码提示音和咔咔拍照声。每棵古柏腰间悬挂的铝制“身份证”,成为外媒记者最感兴趣的“中国密码”。“扫码能看到树龄、典故甚至历代养护记录,太神奇了!”老挝资讯网副总经理杨芳扫描“夫妻柏”二维码后,26.5米高的古树前世今生即刻呈现:斑驳的树皮见证着比肩而生800年的爱情传说,电子档案里详细记载着明清时期官府的养护文书。

《北欧华人报》副总编李赞民在“张飞植柏”雕像前驻足良久。碳测定显示翠云廊这批古柏植于三国时期,但更令外媒惊叹的是古人智慧的延续——驿道旁凸起的“防撞石坎”与今人设置的防腐木护栏,形成跨越千年的保护对话。讲解员现场演示:石坎既能防止马车擦碰树干,又可为行人提供歇脚之处,这种“功能复合型”设计理念让在场记者连连称奇。

古蜀道保护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树交印”制度,当天,通过情景剧生动再现。在剑阁柏下,当新任县令从离任者手中接过盖有朱印的古柏名册时,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迅速记录下这个细节:“这不是简单的数量交接,每棵树的生长状态、病虫害情况都要影像留档。”据悉,这套始于宋代的制度至今仍在创新。

时至今日,翠云廊全线留存的历代古柏还有20391株,其中,剑阁县境内有7778株,构成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人工行道树群。翠云廊景区内的“剑阁柏”干似柏、枝叶似松,世界仅此一株,被誉为“国之珍宝”;“帅大柏”树龄达2300年,至今茁壮挺拔、郁郁苍苍,是历经岁月沧桑的生物化石。

近年来,广元市剑阁县继承和发扬古柏保护传统,探索了“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建立古柏基因库,并创新推出“树长制”,形成“人防+技防”的全方位保护体系,这些保护措施的实行,使翠云廊古柏更加延年益寿,更加生机盎然。

“这些古柏年轮里镌刻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密码。”剑阁县委宣传部相关人员说,从“官民相禁剪伐”的古训到现代保护制度,展现的是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持续实践。

翠云廊作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鲜活样本,参访团成员对翠云廊“绿色守护”的做法纷纷点赞,并表示将以多元视角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蜀道翠云廊的故事,向世界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编辑:宋俊梅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