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步到跨越 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科立足人才培养下的“顶天立地”之路
2025年07月28日 13:49:3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燕冰
如何多维度发力,推动麻醉学科跨越式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麻醉人才是关键之一。
1992年,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人才培养起步,在川渝地区率先创办麻醉学本科专业,历经多年的发展,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现已形成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完整培养体系,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麻醉学人才3300余名,学科SCI论文数量跻身全省前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跃升至56名。
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学校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学科发展的“红色引擎”,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深入践行“医教协同”理念,致力于培育既具备扎实实践能力的“立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又拥有开阔视野的“顶天型”创新型人才,以“人才培养三部曲”,探索实践经验,打造教育标杆,推动学科建设与党的教育方针同频共振。
构建全方位学科体系提升学科影响力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与事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而在医学教育领域,更需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首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专业建立起“手术室——病房——实验室”三位一体辅导机制,搭建起麻醉学科专业实验研究学科平台,逐步形成“本科——研究生——毕业后”教育和“本——硕——博”全方位、多层次的麻醉学人才培养体系。
从细微处深耕专业育人沃土,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党支部匠心打造“小麻医生”微科普党建品牌,建立起“三型”党支部,以“三融三创”党支部工作法,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党建+专业+志愿服务”融合模式和“思政+医疗+实践”育人体系。据了解,该党支部获评四川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并顺利验收,新入选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为麻醉学科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树立示范标杆。
本科生见习培训教学
“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在硬件、软件等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6月18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晓斌在科室里梳理着手头的工作,“临床”与“科研”双管齐下,是他多年的日常。王晓斌说,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通过搭建平台、强化师资梯队、深化专业内涵,实现学科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双提升。其中,麻醉学专业研究室引进高水平专职科研博士人才,为师生科研工作提供支撑,依托该平台,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科产出量、多项科研成果获得认可,高质量论文取得了突破。
王晓斌教授在麻醉学系实验室带教研究生
在学术建设上,持续优化学术生态,专业牵头编写《麻醉设备学》等细分领域教材,先后承办全国麻醉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国麻醉学教育研讨等行业大会,夯实学术话语权。在临床方面,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成立老年麻醉、小儿麻醉、心脏手术麻醉等亚学科,推动临床麻醉精细化发展,提升师生建树。同时,创新体系,通过专业化培训使其成为麻醉医生临床得力助力,既缓解人力压力,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深化临床品质实践赋能技术视野双提升
学科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培养,麻醉学科师资队伍通过“外培内引”逐步形成了“平台、人才、政策”对标建设的学科发展理念,构建起以课程实践(实验课程、临床见习、临床技能训练)+专业实践(临床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
麻醉学科临床工作
这一模式的显著成效实现了“招生进口旺”和“就业出口好”的良性循环。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线超省控一本线77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左右,众多学生依托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实现高质量就业或升学;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前20%,就业满意度超90%,用人单位满意度更是高达98%,印证了人才培养的卓越品质。
正如王晓斌所言:“抓教学、抓人才培养,就是抓临床麻醉的品质。”
采用“院、系、科合一”的办学模式,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医教研协同育人和实践育人,将麻醉学系师资科研实力转化为教学资源,建成了包括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在内的实习基地群,实习基地拓展至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省外优质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基地教学交流,让学生在接触临床的同时,同步接轨国际前沿技术,共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2021年6月曾因明教授来校讲座
王晓斌认为,让学生走向全国各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对其认识的提升、眼界的拓展,亦或是进一步深造都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教学
同时,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也是重点。学校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参加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将医学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动能,培育学生责任心、爱心与社会责任感,实现了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为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探索出“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我们打造的‘Hello小白’关爱白血病儿童患者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全国银奖,‘树洞熊宝的手术间——农村留守儿童围术期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斩获全国金奖。”王晓斌说。
hello 小白——白血病儿童关爱志愿服务记录项目获第五届全国青年志愿项目大赛全国银奖
树洞熊宝的手术间——农村困境儿童围术期关爱志愿服务记录项目获第七届全国青年志愿项目大赛全国金奖
“星星的口袋”农村留守男童性教育志愿项目志愿服务项目获2025年首届川渝大学生志愿服务大赛金奖
提升教学能力应对挑战谋划发展
着力于师资力量培养,近年来,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通过鼓励年轻教师参与医院、学校、全国学会、四川省教育厅等组织的各种教学比赛,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多人荣获金奖、一等奖等佳绩。同时,规培教学成效显著,2025届规培结业的住院医生100%通过国家组织的结业理论和技能考核。
第五届麻醉学知识竞赛暨“人福·思源”奖学金颁奖典礼
然而,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王晓斌介绍,麻醉学专业逐步并入临床医学专业是发展趋势,通过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解决麻醉人才短缺问题。教学与科研之间也存在压力,年轻医生成长需要时间,繁忙的临床工作,让其投入教学和科研的时间精力有限。
面对这些挑战,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制定了明确的未来规划。一方面,专业将加强学科后备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技能、科研创新、加强情境模拟教学等多个维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专业将积极拓展研究平台,争取相关场地,打造重点实验室,为麻醉学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供图:西南医科大学)
编辑:李雪艳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