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区江口街道:多维发力织密交通安全防护网 守护群众出行平安
2025年07月28日 16:31: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交通安全无小事,民生守护大于天。为切实筑牢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防线,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期,彭山区江口街道聚焦群众出行痛点难点,联合派出所打出一套“科技赋能、精准关怀、深入宣讲、严管重治”的组合拳,全面开展交通安全保障行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守护千家万户的出行平安。
科技站岗:24小时AI“哨兵”擦亮安全眼
针对辖区人车流量大、事故易发路段的管理难题,江口街道引入“交通劝导电子哨兵”系统,让科技为交通安全“站岗”。这些智能设备分布在农贸市场出入口、剑南大道路口等重点区域,不仅能24小时实时捕捉电动车违法载人、不戴头盔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还能通过语音播报即时劝导:“骑电动车请戴好安全头盔!”
电子哨兵上线以来,已累计发出劝导提示3000余次,通过后台数据反馈,重点路段的不文明行为发生率下降近40%。今年,江口街道还将对上争取13个电子哨兵,让交通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群众的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精准关怀:反光背心为老人点亮“安全灯”
“老人家,这个反光背心您穿在外面,晚上走路车离老远就能看见,安全得很!”在剑南大道路边,街道工作人员正耐心地给过往的老年居民讲解反光背心的使用方法。针对老年群体视觉辨识度低、夜间出行风险高的特点,街道聚焦剑南大道、南方大道等车流量大的路段,挨户走访沿线老年家庭发放70余件高反光背心,手把手教大家穿戴。
“我以前去广场散步,总担心天黑车看不见我,现在穿这个背心,心里踏实多了!”家住江口社区的李大爷笑着说。小小的反光背心,不仅解决了老年群体的出行痛点,更传递出街道对特殊群体的贴心关怀,为夜晚的街道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安全亮色”。
入户宣讲:“敲门行动”把安全送进家
“师傅,这是交通安全手册,您看看,骑三轮车可不能违法载人!”连日来,由村“两委”干部、网格员、警务助理组成的10支“交通安全宣讲分队”,正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他们带着辖区车辆、驾驶员台账,逐户核对信息,与居民面对面唠安全——给家长讲接送孩子时的停车规范,给老人讲过马路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不是简单发张纸就走,而是坐下来好好说,结合我们身边的事儿讲,听得进去。”居民王大姐说。截至目前,宣讲分队已实现辖区家庭全覆盖,1316名二三轮车驾驶员签订了《交通安全承诺书》,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理念转变,正在家家户户悄然发生。
方言唠嗑:坝坝会上的“安全警示课”
“前阵子隔壁村有个师傅,骑三轮车拉着3个人,结果转弯时翻了,好危险嘛!”在江口社区的坝坝会上,派出所民警老张用一口地道的方言,结合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给居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由民警、网格员、老党员组成的“方言宣讲团”,专挑村民聚集的坝坝会、党员大会开讲,把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翻越护栏等违法行为的危害,转化成“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
截至目前,“方言宣讲团”已开展宣讲28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让“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等理念,顺着乡音走进了群众心里。
严管重治:联合执法筑牢“防护墙”
“帅哥,你骑电动车要把头盔戴好哈……”在江口市场,街道交管办与派出所的联合执法队正在开展早高峰整治。针对学校周边、农贸市场、剑南大道、岷东大道等重点区域,执法队采取“定点检查+动态巡逻”模式,聚焦接送学生车辆超员、三轮车无牌无证、违法载人等突出违法行为,从严查处、及时纠正。
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整治酒醉驾、三轮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160余起,教育劝导违法当事人300余人次。严管之下,辖区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系数显著提升。
从科技赋能的智能防控,到贴心细致的精准关怀,从入户入心的宣传教育,到铁腕整治的执法震慑,江口街道以“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交通安全保障行动,织密了一张“群众放心、出行安心”的安全网。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科技+人文+共治”模式,让交通安全理念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让平安成为辖区道路上最美的风景。(图文由彭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李雪艳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