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烟峰镇:“四大行动”推动“接诉即办”暖民心、见实效
2025年07月28日 19:28:3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自马边彝族自治县深化党建引领心连心“接诉即办·马上就办”改革工作开展以来,烟峰镇坚持将“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的工作要求融入“接诉即办·马上就办”改革工作,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抓紧“未诉先办”和“接诉即办”两条工作主线,切实增强网格队伍、监测队伍和镇村干部三支队伍力量,组织实施“四大行动”,努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眼睛向下,开展“未诉先办”行动,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治理
“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因为你们的及时帮助,让我们的家庭又充满了希望!”二坝村监测员在定期排查中发现村民偶其某某因残疾支出过大,家庭收入存在困难,便迅速协调落实医疗救助,按程序将其纳入新增监测对象,落实低保兜底等惠民政策,及时稳住了这个家庭的“基本盘”,改善了生活条件。
烟峰镇依托“班子成员联系支部、联系企业和党员联系群众”机制,严格落实全覆盖结对联系制度,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变“坐等诉求”为“上门办事”,累计开展入户走访200余次,接待群众350余人次,收集化解各类潜在诉求50余件,建立“未诉先办”动态事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全力将问题发现在一线、化解在基层。
脚步向下,开展“有事协商”行动,定纷止争营造和谐氛围
“这个协商议事真的有用,我们之前自己找人协调了多次均未成功,今天终于说好了。”大风顶村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组织双方当事人、镇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及在当地有威望的“德古”召开协商会议2次,通过讲情理、摆事实、明法律,成功调解大风顶村村民与外村人员务工纠纷问题,促成矛盾圆满化解。
烟峰镇依托“党员大会、有事来协商、村民代表大会、调解委员会”等协商议事平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结案和涉及公共利益或需要协同解决的难点问题,推动各方理性协商、达成共识,及时解决问题。2025年,烟峰镇“有事来协商”工作成效显著,荣获市级“有事来协商”先进集体。
守护“朝夕”,开展“志愿服务”行动,让“一老一小”感受组织温度
“平时写作业遇到难题没人问,现在有大学生哥哥姐姐帮忙辅导,终于不用发愁啦!”7月10日,烟峰社区“阿依童趣坊”暑期义教活动正式开班,为40名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和亲情陪伴等服务,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解除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
烟峰镇特别关注“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的需求,持续深化“烟雨先锋”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广泛吸纳热心群众、青年志愿者、乡贤和社会组织力量等60余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关心慰问老人活动8次、慰问困难残疾人20余人次、资助困境儿童2人。
力量集成,开展“快接快办”行动,以高效响应赢得群众满意
“以前晚上出门得打手电筒,还怕摔跤。现在好了,路上亮堂堂的,心里也踏实了!”烟峰社区群众通过“心连心”平台反映烟峰社区部分路段路灯缺失、部分路灯损坏,影响夜间出行安全。接诉后,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马上就办”,60盏崭新太阳能路灯迅速点亮彝寨夜空,70盏老旧路灯实施升级改造,有效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摸黑”难题。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烟峰镇大力整合资源,推动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便民服务咨询窗口等力量“一平台”统管,实现诉求“一口受理、快速分派、协同办理”。对于接到的诉求,坚持“三个到场”原则(当事人到场、村组干部到场、镇上责任领导到场),确保办理过程深入一线、直面问题、触及矛盾,坚决杜绝“纸上谈兵”和“电话指挥”。截至目前,烟峰镇累计高效处理“心连心”平台工单38件,按期办结率保持100%。(图文由马边县融媒体中心 烟峰镇提供)
编辑:宋俊梅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