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余杭苍溪心连心 乡镇医疗焕新颜

2025年08月01日 08:27:0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张苗 刘丽雯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在余杭区的倾情帮扶下,苍溪县歧坪镇中心卫生院迎来了崭新的医疗大楼——“余杭楼”,更有余杭医生定期驻点,让辖区近15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余杭与苍溪跨越千里的医疗协作,让歧坪镇的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走进歧坪镇中心卫生院,一栋崭新的医疗大楼矗立眼前,墙体上红色的“余杭楼”三个大字格外醒目。推门而入,明亮的诊室窗明几净,病房里暖意融融,各类医疗设备焕然一新。曾经,这里的就医空间局促拥挤,候诊时的长队常让患者面露焦灼;如今,宽敞的大厅里候诊座椅充足,清晰的指示牌引导就医路径,就诊流程极大优化,诊疗服务更加优质。

“以前来医院看病,候诊要排老长的队,病房也挤得很。现在这新楼建得真好,又干净又亮堂,医生护士态度也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不用再往县城跑了,真是太方便了!”患者吕良庚说道。
过去,受限于场地狭小、设备简陋,歧坪镇中心卫生院的不少基础检验项目需外送,患者往往要多等两三天才能拿到结果,一些复杂检查更是得专程赶往县城医院。而现在,新建的“余杭楼”有着4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检验区域,各类先进检测设备有序运转,4个专业组分工明确、高效协作,从生化指标到微生物检测都能在院内独立完成,不仅出结果的时间大幅缩短,检测范围也扩展了近130项,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县城医院同质化的检验服务。

歧坪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主任胡笑峥介绍,余杭楼的投运,使该科达到了国家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业务用房达到400余平方米,设有生化检验、免疫微生物检验、临床体液检验、血库等4个专业组。实现了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检测流程、结果报告和生物安全防御机制规范化,增强了医院检验服务能力和检测质量,保障了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医院的硬件设施蝶变,“软实力”也在同步跃升。今年7月,余杭区赴苍溪县开展东西部协作的医疗团队深入歧坪镇中心卫生院,开启常态化医疗帮扶。据了解,该团队每半个月到该院开展一次帮扶工作,通过多种教学、查房等“传帮带”形式,帮助培养人才,将先进理念与技术倾囊相授,不仅让当地患者享受到优质诊疗,更让卫生院医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实现“输血”与“造血”的双重成效。
陈旭平是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苍溪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挂职)。他表示,希望把余杭的医疗经验带过来,帮助乡亲们解决实际的健康问题。同时,通过带教和交流,让当地医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样才能形成长效的帮扶效果,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据悉,歧坪镇中心卫生院的“余杭楼”建设项目总投资1406.29万元,其中余杭区专项帮扶资金1300万元,于2023年开工建设,2025年竣工投用。该项目建成后,歧坪镇中心卫生院新增床位56张,新开设2个住院专科,年门诊住院人次增长5000人次,成功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规模,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根基愈发牢固。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余杭区帮扶建设的县人民医院至歧坪镇中心卫生院的5G医疗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已投入试用,破解了山区路网通行瓶颈,提升了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和救治及时性、成功率,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乡镇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全、便捷、舒适的余杭楼,低空转运医疗物资的无人机,跨越千里的医疗帮扶团队,见证了余苍医疗协作山海情,也激励着我们坚守医者初心、服务百姓健康的力量源泉。下一步,我们将在推动医疗技术共享、医疗资源互补、医疗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上再创新佳绩,携手打造健康保障、互助共进的余苍医疗协作新典范,谱写更多‘生命至上’的动人诗篇!”歧坪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王政表示。


编辑:宋俊梅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