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碳汇“出山记” 青山变“金”山 | 巴中向新 振兴提速
2025年08月01日 14:49:49 来源:四川新闻网
陈珮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连波 摄影报道
一天结束,市民张女士一如往常打开“碳惠巴中”小程序,打卡捐赠自己当天的步行数据,轻松获得了5分积分。“等积分攒够了,就可以在商城兑换物品了。”
张女士使用的“碳惠巴中”平台,其运营管护重任落在巴中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肩上。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巴中创新实践中心,公司交易服务部经理马行健向记者展示了“碳惠巴中”数据平台。
碳惠巴中数据平台
大屏幕上,实时数据不断刷新。市民低碳出行记录持续攀升,义务植树总量稳步累积,碳汇补偿数值又向上跳动一格。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生态价值的精准计量。
截至目前,该平台统计的碳汇交易总额已超20万元。这个平台,正悄然改变着巴中人看待绿水青山的方式,赋予生态资源以切实可见的价值。
这些实时跳动的数据,正是专业化运营的结晶。2022年,巴中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实行“市级总公司+县(区)子公司”模式,统筹推动生态资源收储、碳汇项目开发、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为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困局探路。
巴中的绿色探索不止于交易。今年6月,巴中出台《涉林案件碳汇损失补偿办法》,开创性地将森林碳汇损失量化纳入司法裁判。记者在“碳惠巴中”平台“碳中和动态”板块中看到,多个生态环境损害案件违法行为人通过积极认购碳汇进行生态补偿,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实现生态环境要素和主要服务功能修复的效果。
这样的创新机制,影响力正逐步辐射到巴中之外。此前,广元市青川县检察院便推动广元青川县某专业合作社在“碳惠巴中”交易平台认购了110吨碳汇量,用于替代履行该专业合作社承担的生态损害惩罚性赔偿责任。认购后,巴中市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向当事人出具《碳汇补偿认购凭证》,检察机关以此作为替代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
巴中市“碳汇+司法”生态修复基地
那么,这些被认购的碳汇,其生态效益最终落实在何处?答案就在巴州区天马山林长制走廊。这里设立的巴中市“碳汇+司法”生态修复基地,正是承载这一功能的关键场所。
据悉,该基地是集生态法治宣传教育、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被告人异地补植复绿等功能为一体的碳汇基地,不仅为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当事人替代性修复创新了路径方式,也为异地修复提供了平台场所,是加快推进巴中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力举措。
碳汇“出山”,金山入怀。从市民指尖轻点积累的绿色积分,到司法修复基地里迎风挺立的新栽树苗,巴中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精准度量、可流通交易的生态价值。
编辑:郭幸鑫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