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绿”到“藏蓝”用“五心”守护一方平安|雅安军转民警吴昊的社区治理实践
2025年08月01日 10:39: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从“军绿”到“藏蓝”,从“铁血军营”到“街头巷尾”,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他甘当社区“勤务兵”,将部队锤炼出的铁血作风化为服务百姓的柔情担当,用精心、倾心、用心、尽心、耐心——“五心”工作法在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书写着新时代社区民警的为民情怀。他就是2021年12月从部队转业到四川省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现任河北派出所斗胆社区民警的吴昊。
精心管理,勤于思考破难题
流动人口管理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斗胆社区下辖4个城中村,村民自建房鳞次栉比,随着城市的发展,近几年辖区内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房屋出租现象极为普遍,给社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实现高效、精准管理,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对于社区民警吴昊来说,也是一次挑战。
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吴昊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紧扣“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目标,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流动人口精细化管理水平。
他充分发挥军人勤于思考、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主动靠前服务,变被动登记为主动上门,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启入户走访核实工作。在走访过程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详细了解流动人口的身份信息、居住时长、从业情况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根据了解掌握的基本情况,他将流动人口按照一般务工、行业场所从业等进行分类,根据风险程度实行低、中、高三个等级动态关注,持续提高流动人员管理质效。针对部分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他亮明身份、说明来意、耐心解释,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针对流动人口中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白天走访经常遇到大门紧闭等情况,他采取晚上走访、电话走访、预约走访等多种形式及时获取流动人口信息,力争不漏一户、不漏一屋、不漏一人。为方便流动人员就近登记、更新居住信息,在社区警务室,他专门设置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现场接受群众咨询、解决流动人口在房屋出租、办理居住登记、申领居住证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居住信息及时采集录入系统,同时动态更新基础信息,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做实动态管理。
针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治安状况较为复杂区域等重点部位的房屋租赁情况,按照“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工作要求,督促房主及时上报、主动申报居住人员信息,提高租客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他积极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活动,呼吁外来务工人员积极主动进行人口信息登记采集,逐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主动登记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在他的精心管理与贴心服务下,斗胆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日趋完善,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高。
倾心为民,实干担当护民生
康藏路790号大院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曾是某大型工厂的职工大院,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然而,近年来,随着厂区搬离、物业撤场,大院无人管理,逐渐沦为脏乱差的代名词,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涌现,治安环境堪忧。
吴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平安大院”的建设不仅关系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是与大院环境、安全防范意识紧密相连。他带领斗胆警务区联合斗胆社区,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还居民一个安心、舒心的居住生活环境。
他首先从改选业委会入手,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严格按照程序组织选举,选出了一批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业委会成员。新的业委会成立后,吴昊又积极协助他们开展工作,征求大家意见,组织居民投票选取物业公司,对大院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在改造过程中,吴昊始终坚守一线,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他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为大院争取基础设施改造资金,完善小区的门禁系统、监控设施,积极推动小区安防设施升级。针对小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他联合社区、物业等多方力量,修复破损的道路和围墙、规范小区停车秩序、合理规划垃圾投放点。
另一方面,他还组织开展系列治安防范宣传活动,致力于提升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普及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安全小知识,利用社区微信群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和警示案例等,让居民随时随地学习安全防范知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大院终于旧貌换新颜,居民们的脸上又重新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平安是和谐之基、群众之盼、公安之责。吴昊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定期召开居民恳谈会,拉近警民距离,主动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平安大院”的建设中来,形成了警民携手、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
用心治理,加强防范排隐患
车站是一座城市的门面,是外地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雅安西门汽车站处于川藏、川滇西线(国道108线和318线)交汇处,属于雅安最早的汽车站之一,行业密集、治安环境复杂,长期以来都是辖区的治理重点。
车站周边小旅馆林立,因价格亲民、交通便利,成为不少旅客的临时落脚点。人员流动频繁,非常容易滋生未实名登记、容留违法活动等现象发生。吴昊骨子里的军人作风让他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为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滋生空间,他以“排隐患、查违规、防犯罪”为目标,重点对车站周边旅馆、网吧、棋牌室等重点场所开展检查,细致排查是否存在不如实登记旅客信息、无证经营、存在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
治理初期,他经常熬夜加班,穿梭在车站周边的大街小巷。通过实地走访、和居民唠家常、与周边商户攀谈交流,深入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周边治安状况,收集治安隐患。
他深知提高旅馆业主的守法意识是有效防止违法、违规经营和防范案件发生的思想基础。他多次组织召开旅馆从业人员培训会,使从业人员充分认识依法查验登记、及时上传旅客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进一步提高依法经营的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他还专门组建工作群,加强与旅馆从业人员的交流互动,将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日常防范、典型案例、注意事项等信息,第一时间进行传达,促进各旅馆业主规范经营,强化守法经营意识。杜绝“无证入住”“一证多人”等情况发生,防止不法分子隐匿。同时加大对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及时解决、及时整改,切实形成闭环管理,提高震慑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周边群众的安全感显著提升,治安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治理不是终点,长治方为目标。为巩固工作成效,他还联合群防群治力量加大对车站周边的日常巡逻防控力度、增加巡逻频次,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加强对旅馆、网吧等重点场所管理,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大对周边出租房屋管理,消除藏污纳垢隐患。维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不仅要靠铁腕打击,更要用心用情做好宣传教育,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他经常与周边经营者沟通交流,宣传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督促他们依法依规经营,鼓励他们共同参与到维护社会治安的行动中来,逐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防止相关问题反弹回潮。
如今,车站周边治安环境焕然一新,违法犯罪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治安乱象明显减少,社会风气得到明显改善。居民和旅客纷纷表示,出行更加放心。
尽心服务,排忧解难显真情
在斗胆社区,社区警务室一直都是居民们寻求帮助、解决困难的温暖港湾。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吴昊总是微笑着说:“再小的事,只要是关乎群众的事,那就是大事。”
2024年7月的一天,社区居民张阿姨神色匆匆地来到社区警务室,向吴昊咨询办理儿子户籍注销业务的相关事宜。吴昊耐心询问得知,张阿姨的儿子于2020年3月在外地出差时因病不幸去世。当时张阿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且对户籍管理相关规定了解不足,全然不知需要为儿子办理户口注销手续。直到近期吴昊在核实实有人口信息时,发现这一情况并告知张阿姨,她才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然而,在办理户籍注销业务的过程中,张阿姨翻遍家中各个角落,却怎么也找不到儿子的相关证明。没有这份证明,按照规定就无法顺利办理户籍注销,这让张阿姨焦急万分。吴昊深知张阿姨的难处,一边耐心安抚她的情绪,告诉她不要着急,一定想办法帮她寻求解决办法。
吴昊先是与张阿姨儿子去世时所在的外地某医院取得联系,详细说明情况,请求医院协助查找相关档案记录并重新开具相关证明。但由于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之久,医院又在外地,查找工作困难重重。但吴昊并未因此放弃,多次与医院沟通协调,并按照院方要求,协助提供各种所需材料及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不懈坚持,院方终于从陈旧档案中找到了当年的就诊记录。根据医院的相关流程,他积极协助张阿姨补齐一系列申请材料。
当医院将重新开具的证明寄到社区警务室,亲手拿到证明的那一刻,张阿姨拉着吴昊的手说道:“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这么尽心尽力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回应道:“阿姨,这都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事情!”
一本户口簿,承载着千家万户;一次户籍业务,牵连着群众需求。吴昊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落在实处的温情。
耐心调解,春风化雨润民心
在基层社区治理画卷中,每一个矛盾纠纷都是亟待抚平的褶皱,唯有以耐心为针、以真情为线,方能绣出和谐安宁的美好图景。
2023年4月,辖区村民臧某与杨某因土地归属权问题产生纠纷。经了解,臧某和杨某两家的承包地相邻,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但随着周边经济发展,土地价值提升,双方对于一处界限模糊的地块归属权产生了较大争议。臧某认为该地块一直由自家耕种,应属于自己;而杨某则拿出早年的土地划分记录,坚称此地归自己所有。双方各执一词,言语冲突不断,互不相让,矛盾不断升级。
吴昊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展开化解工作。他多次走访臧某和杨某,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安抚双方激动的情绪。同时向周边村民、村委会了解相关情况,查阅土地档案资料,力求最大限度还原事实真相。
在充分掌握关于这块争议土地相关情况后,他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协商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争论激烈,协商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但他始终保持耐心,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待双方情绪稍缓,他又从情、理、法三个层面入手,向他们讲解邻里和睦的重要性,分析土地纠纷对双方生活的影响,同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土地权属的认定标准和处理方式。经过长达数小时的劝说,双方虽然仍未达成一致,但态度有所缓和,同意再次协商。
此后一段时间,他又组织双方多次协商。每一次协商,他都根据发现的新问题和双方态度的变化,调整策略,尝试寻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他还邀请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以及有经验的村民参与进来,从情感上拉近双方距离,以“乡音乡情”化解矛盾。在协商过程中,他了解到臧某希望获得该地块是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而杨某则担心失去这块地会影响自家的土地规划。考虑到双方需求,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在明确土地权属的基础上,由杨某将该地块租赁给臧某使用,双方签订租赁协议,约定租赁期限和租金,这样既保障了杨某的土地权益,又满足了臧某的生产需求。经过不懈努力,臧某和杨某最终接受这一方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社区民警、村干部的见证下,双方握手言和,这起持续数月的矛盾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两位当事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换上警服守护平安。社区就是我的新“战场”,群众满意就是我的“军功章”——这是吴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致敬最可爱的人
从军旅到警营,他们初心不改;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他们本色依旧。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向所有奋战在公安战线上的军转民警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供稿/图:雅安市公安局)
编辑:郭幸鑫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