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怕被淘汰?速看2025年首场成“工”讲堂出“转型良方”
2025年08月01日 22:46:3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夏婉琳
8月1日下午,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梦想剧场内掌声雷动,由成都市总工会主办的“成‘工’讲堂・堂堂有料”职工赋能空间活动首场暨启动仪式举行。3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以“前沿科技与职业技能”为起点,开启了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对话。
活动现场
“成‘工’讲堂!”“堂堂有料!”随着主持人与全场职工的响亮对答,2025年“成‘工’讲堂・堂堂有料”职工赋能空间活动正式启动,一张覆盖全年的职工成长蓝图就此铺展。
据悉,“成‘工’讲堂”全年将开展12场活动,聚焦四大主题: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让职工明晰城市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同频路径;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政治教育与工运历史学习,筑牢职工思想根基;持续追踪前沿科技与职业技能融合趋势,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技能人才;通过文化艺术浸润等方式涵养职业道德,让“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活动设计始终秉持“不仅有‘料’,更能解‘忧’”的理念,致力于成为职工成长的“加油站”。
活动现场
“AI不是替代者,而是每位职工的‘协作伙伴’。”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电子通信系主任贾国柱的开场发言,迅速拉近了前沿科技与职工的距离。演讲中,贾教授从“AI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的核心定义切入,解析了大语言模型、智能体等技术原理,重点推介了DeepSeek、豆包、Kimi等国产大模型工具的实用场景:“生产线技工可用AI视觉检测工具排查设备细微故障,办公室文员借助DeepSeek生成标准化公文,效率能提升40%以上。”他结合成都产业特点,详解了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职工直观感受“新质生产力”如何从概念落地为生产动能。
谈及技能转型,贾教授强调:“数据思维、跨工具协作、终身学习,这三大能力是应对未来十年变化的‘金钥匙’。”他特别提到成都的工匠培育政策:“成都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从培训到礼遇的全链条支持,职工要敢用新技术、善用新工具,让政策红利转化为成长动力。”
活动现场
在互动环节中,来自制造业、服务业、环保等领域的职工纷纷结合工作实际提问。“数控加工如何引入AI技术?”“家政服务能否应用智能清洁系统?”“碳足迹管理怎样借助AI优化?”等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贯穿全年的赋能行动,正成为成都市总工会深化职工思政课、凝聚职工力量、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成都市总工会将以“成‘工’讲堂”为纽带,让更多职工在时代浪潮中找准赛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勇担使命、矢志奋斗,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以实际行动传承全总百年初心,续写工运事业新篇章。
(成都市总工会供图)
编辑:许成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