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城市向新而行!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 巴中向新振兴提速

2025年08月04日 19:20:2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韵晗 摄影报道

清晨的巴中城区,阳光洒落在整洁的街道,行道树郁郁葱葱,空气清新宜人。公园里,居民晨练散步,孩童在草坪上嬉戏,老人围坐下棋闲聊。城市生活便捷有序,民生福祉切实可感。

为更好满足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让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巴中将于2025—2027年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让幸福生活具象化。

据悉,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坚持与中央、省委和市委明确的“30+10”民生实事统筹起来,上下贯通抓落实,坚持以实施1—3年“资金+服务”类大小相宜的民生项目,持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巴州区第七小学食堂

关爱从娃娃抓起 保护成长每一步

呵护蓓蕾,筑梦未来。巴中始终将儿童健康成长置于首位,织密服务与保护网络,全力托举每一个孩子的灿烂明天。

6月30日,记者在巴中市巴州区第七小学食堂看到,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仔细留意,除了炒菜的大师傅,其余20位都是女性员工,她们还有一个共同身份——学生家长。

巴州区七小是推行“妈妈帮厨”的代表之一。据了解,2024年巴中市57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公开招募1153名“家长志愿者”加入学校食堂膳食委员会,并计划到2027年全市校园食堂从业人员中三分之一以上为在校学生妈妈,让广大学生吃上“放心餐”“暖心餐”。

从“舌尖安全”到“人身守护”,巴中市倾力护航儿童成长每一步。7月初,一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活动在平昌思源实验学校举行。活动现场,76名留守女童收到了特别定制的平安手环,这款集定位追踪、应急求助、紧急联络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可一键联系监护人、社区或民警,为留守女童构建24小时安全防护网。

这是落实市政府今年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为全市6至14周岁留守女童配发“安全守护神器”的一幕。为切实提升留守女童人身安全保障能力,今年3月,巴中出台《为留守女童配发平安手环实施方案》,明确向全市8570名6至14周岁留守女童发放平安手环,同步构建“一键响应”联动机制,形成呼叫、响应、处置、反馈与记录工作闭环。

通江县牌坊街社区食堂

守护伴桑榆同行 温情托起夕阳红

一头系着“朝阳升”,一头牵着“夕阳红”。在“八大工程”的推进中,呵护儿童与服务老人,都是构建民生保障体系的关键。

盛夏时节,通江县牌坊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门被轻轻推开,几位挎着布口袋的老人步履轻快地走进来,他们拿着餐券走向取餐处,享受一份“爱心午餐”。

“我们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65至80周岁的老人减免20%就餐费用。社区如果有需要送餐上门的老人,还免收送餐费。”据牌坊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老年食堂共设有30个餐位,为辖区老人提供堂食和送餐服务。

在距离牌坊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三十余公里外的新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饭后时光大家围坐在休闲室里看电视,手工室内老人们正在编织着头饰与花环,书法室里几位老人正凝神挥毫,“幸福晚年”四个大字跃然纸上。

老人们自由参加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在该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专注地查看智慧养老平台反馈的数据。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政府、服务机构、家属和老人互联,从“行、安、康、救”四个方面开展服务。目前平台已绑定107台设备,其中35台设备服务于通江县新场镇红岩村试点。

晚年幸福,不仅在于生活无忧,更在于精神丰盈。去年9月,巴中老年大学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150余名“银龄大学生”开启了新的学期。该学校响应全市老年教育、终身教育部署,优化课程设置,重点加强智慧养老、金融养老、健康养老等专业知识普及,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健康的养老理念。

休闲居改造后(图源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设施提质增能 城市向新而行

“一老一小”总关情,宜居城市是根基。巴中正通过扎实的民生工程,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走进巴州区观音井社区各小区,变化令人欣喜。泥泞路面被平坦宽敞的步道取代,杂乱空间变身绿化带和停车场,斑驳墙面也焕然一新。以休闲居小区为例,这个建于2000年、拥有50多户居民的院落,曾因年久失修而设施损坏、垃圾乱堆、车辆乱停,居民多有怨言。

乘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休闲居小区迎来“蜕变”。巴州区房管局、东城街道、观音井社区联合相关施工单位成立临时指挥部,启动改造工程。拆除违章建筑、平整硬化地面、新建雨污水管道、增设安防设施、消防管网……改造如火如荼开展。随着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完工,休闲居居民彻底告别污水横流的环境,休闲居也开始焕发新的活力。

同时,在改善民生福祉的进程中,农村危房改造同样成效显著。步入巴州区化成镇梁大湾村,昔日破败的土坯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洁美观的新房。村民苟兴安回忆道:“以前的老屋,每逢刮风下雨就遭殃,不仅屋顶漏雨,墙体也裂开大口子,令人心忧。”

去年,苟兴安的老屋经鉴定为C级危房。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经多级民主评议和审定公示后,为他实施了危房改造。短短数月,他便乔迁新居。如今在巴州区乡村,一座座新居拔地而起,人居环境实现华丽蝶变,村民生活焕然一新。

这些都是巴中基层治理、为民解忧的缩影。行在巴中,处处皆景,入目成画,向新而行。一幅天蓝水清、地绿城宜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铺展。眼前的点滴变化,是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的生动注脚,更是新征程的坚实起点,幸福巴中未来可期。

编辑:王飞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