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幸福路 巴中这处顾家增收两不误 | 巴中向新振兴提速
2025年08月05日 18:24:26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韵晗 摄影报道
“顾家”与“增收”曾是许多妇女面临的两难选择,这一困境如何破解?8月5日,记者一行走进巴州区巾帼共创服务中心寻找答案。
工作现场
上午8时30分,员工们已陆续到位,开始一天的组装和编织工作。“我今年50岁了,外面不太好找工作,这里时间自由,多劳多得,很适合我。”员工石玉华是一位残疾人,但手工非常出色。她最初是拿材料回家编织中国结,熟悉后便来到现场,操作缝纫机组装布料。
工作现场
“除了到现场工作,我们还把材料送到社区,并按时前往社区回收成品,尽可能为大家提供便利。”巴州区巾帼共创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婷告诉记者:“通过实施计件工作制,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工资按月准时发放,有效缓解了她们的家庭经济压力。”
产品展示
据了解,依托“义巴”东西部协作契机,巴州区创新打造了“巾帼共创服务中心”。在这个体系中,最贴近妇女日常生活的就业点位,便是遍布各处的“社区巾帼工坊”。此刻,在巴州区江北街道状元桥社区的“巾帼工坊”里,40余名家庭妇女正熟练地编织着中国结、串珠等手工艺品。这份工作,已成为她们支撑家庭的一笔稳定收入。
产品展示
如今,像状元桥社区这样的“巾帼工坊”已在巴州区遍地开花。作为总部的“巾帼共创服务中心”,更辐射带动周边5个县区,让1000余名妇女实现了灵活就业,其中包括48名脱贫妇女和12名残疾妇女,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
同时,巴州区还借助义乌的平台资源,与5家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保障了原材料供应。巴州区巾帼共创服务中心不仅承接来料加工,更与义乌企业联合研发新品,实现了从“来样加工”向“自主生产”的升级。销售渠道也日益多元,融合“四川清音”“巴中皮影”等文化元素开发的特色文创产品,正帮助她们用“巧”与“特”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妇女们的巧手不仅编织出精美的工艺品,更编织着通往幸福生活的坚实道路。
编辑:王飞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