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雅安宝兴: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的画板上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2025年08月12日 16:08: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位于雅安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的“熊猫新村”,一栋栋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远眺青山如黛,近处游客如织。这个因大熊猫闻名的小山村,在2013年芦山“4.20”地震后经历涅槃重生,如今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探索出“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的生态价值转化之路,实现了“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的华丽蜕变,正描绘着一幅“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

十二年前,强烈的地震重创了蜂桶寨乡邓池沟村。灾后重建中,散居于高山生态脆弱区的村民们集中搬迁至山下的“熊猫新村”,这个统一规划建设的川西特色生态社区,成了他们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的新起点。

安居之后如何兴业富民?邓池沟村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精心构建起层次分明的产业金字塔:塔顶是由引进资本精心打造的高端康养民宿,塔身是村民自营的特色中档民宿,塔基则连接着扎根乡土的地道农家乐。40余户村民在这一链条中各得其所,年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

同时,产业的触角不断向文化肌理深处延展。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邓池沟村的故事在大熊猫起源馆和国际溯源营地得到创新呈现。结合熊猫主题研学与绿色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熊猫经济”在村民的家门口开花结果。

村民李云均便是这场绿色转型的亲历者。“以前跑运输拉汉白玉,起早贪黑、日晒雨淋,现在开了自己的特色农家乐,钱赚了,老人和孩子也能照顾得更好了。”他的话语里充满喜悦。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里的社区,“熊猫新村”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重使命。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成了破解这道难题的金钥匙——昔日的伐木工放下刀斧,转身成为守护青山的护林员;满山青翠,成了可生“金”的发展财富。

“村民们都吃上了‘生态饭’,再也用不着挥起斧头向山林讨生活了。”邓池沟村党总支副书记黄韬深切感慨着这一生态嬗变,“我们把绿水青山变成发展的资源与资产,既为大熊猫留下了栖息的家园,也为村民开拓了安居乐业的活路。”

从“靠山吃山”的索取者,到“养山富山”的守护者与受益者,邓池沟村的华丽蜕变正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价值转化的鲜活样本。这里的熊猫、青山、村民,共同讲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一幅以生态为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如水墨晕染般铺陈开来,愈发绚烂夺目。(供稿/供图:宝兴县委宣传部 蒋鑫 马燕 岳琳茜)

编辑:李雪艳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