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  >  市州新闻

广安一天然纳凉地变身星光夜市 夏日夜经济活力绽放

2025年08月14日 19:53:4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游伍琼 摄影报道

这个夏天,广安一天然避暑胜地火了,当地市民都叫它“猫儿沟”。

“猫儿沟”夜市(摄影:廖小兵)

夜幕降临,广安区枣山街道“猫儿沟”铜锣山路段人声鼎沸,灯火璀璨,百余家摊点串联起一条“广安版星光夜市”,让原本寂静的山谷涌动着澎湃的烟火气与夜间消费活力,和周围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一条冷谷突然“热”了起来

“猫儿沟”位于广安市广安区中梁西溪首府一期和二期中间的山谷地带,因东西走向的狭长深谷地形与超过80%的植被覆盖率,这里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小气候。山谷地形形成天然的风道,促进了空气流动;茂密的植被与西溪河支流形成天然湿度调节系统,白天地表热量被植被吸收;夜间冷空气集聚在谷底从而释放凉风,使得这儿与主城区其他地方形成约15℃温差。

如今的“猫儿沟”虽因城市建设被一条公路拦腰截断,但其自然山谷风貌仍然得以保留。记者走访了解到,很多广安人一直都有夏日来“猫儿沟”乘凉的习惯,这个山谷承载着许多老广安人的夏日记忆。市民杨先蓉基本上每天都要来“猫儿沟”纳凉:“这里比城区其他地方凉快得多,空气也新鲜,我们一家人都特别喜欢过来玩。”

市民在“猫儿沟”纳凉、遛娃

而真正点燃今年“猫儿沟热”的,是网络传播的裂变效应。短视频平台上“猫儿沟城郊避暑胜地”的标签让这片清凉谷地迅速出圈。嗅觉敏锐的商户闻风而动,自发聚集,从最初零星的几个摊位,短短数周内激增至100余家。自七月起,每晚涌入“猫儿沟”纳凉休闲的市民超过5000人次,寂静山谷被欢声笑语与烟火气息填满。

一个纳凉地突然“亮”了起来

8月13日晚,记者在“猫儿沟”看到,道路两旁整齐摆满了商铺,冰粉、炒田螺、葱油饼、柠檬茶、烧烤等美食一应俱全,不少市民专程前来品购。道路旁有自带椅子纳凉闲聊的市民,孩子们在专属游乐区嬉戏玩闹,还有市民即兴开唱,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夏夜消暑图景浑然天成。

刘先生的铁板炒饭摊位

铁板炒饭摊主刘先生已在“猫儿沟”摆摊经营近一个月,谈及感受,他难掩忙碌中的喜悦:“这里凉快,人流量大,生意确实好!”他主营10元一份的铁板炒饭、炒粉、炒面,日均营业额稳定在800元左右。

面对骤然增长的巨大人流与车流,广安相关部门也迅速响应、柔性管理。记者从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直属一大队了解到,从8月5日起至高温天气结束,对“猫儿沟”铜锣山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每日19:30至23:00,禁止一切机动车驶入“猫儿沟”夜市路段,同时协调开放中梁西溪首府两处地下停车场供市民免费停车,有效缓解了拥堵。这一举措获得网友点赞,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这个做法真的很人性化!”

“猫儿沟”铜锣山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记者注意到,热闹的夜市上还能看到当地公安、市场监管与城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在现场规范经营秩序,守护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为自发形成的繁荣夜市注入秩序与安心。

“猫儿沟”的爆火并非偶然,它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又因其独有的避暑流量和低成本经营,成为小微商户创业的首选热土。“猫儿沟”成为广安夜经济的消费新秀,也生动地验证了一句话:民生需求点就是经济增长点。

编辑:王飞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