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态传承”向“活力消费”跃升 2025成都非遗生活季启幕
2025年08月16日 00:56:53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锦官风物集、三十六行技艺展、制物公学、国潮NewLive公演舞台,集非遗展示、展销、展演、体验、互动于一体……8月15日,为期3天的2025成都非遗生活季第一场在祠堂街艺术社区开幕。记者了解到,该活动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锦官风物集汇集了非遗传承人和青年艺术家最新最具创意的产品(作品)。本场生活季邀请到新繁棕编传承人陈金蓉、成都彩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王东涛、绳编传承人张国庆、蜀绣传承人刘俊芳、道明竹编传承人刘罗琳、枇杷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余远学等非遗传承人和品牌手艺人共计45家进行中式美学生活方式的演绎呈现,为市民带来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遗文创手作好物。
三十六行技艺展主要通过主题性、场景化的方式展示传统技艺。本场展览以浮光绣色为主题,由扎染传承人刘姝、蜡染传承人谢宝高和青年艺术家丁寅,围绕“染”的技艺流程开展艺术空间、非遗文创产品共创。制物公学则以“学门手艺”为口号,让市民通过体验非遗进一步了解和欣赏非遗。本场体验项目为“莲蓬香囊”制作流程,香囊包采用珍稀野柞蚕丝并进行植物染色,香料包括艾草、玫瑰、桂花、金丝楠木等。
国潮NewLive公演舞台备受关注,非遗传承人王科、高轾钧、贾晓迪和皮影博物馆等带来四川竹琴《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金钱板《秀才过沟》《板回锅肉》《疑人偷鸡》、四川评书《蜀国名人上下集》《三国》《儿时故事会》等精彩节目。
记者了解到,2025年成都非遗生活季共举办12场,每月围绕锦绣、漆器、竹编、金银器、陶瓷等不同主题开展相关展览、展销、体验等活动,并邀请非遗剧目、民乐、曲艺、木偶皮影戏、武术等多项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与现代跨界共创节目进行现场展示,推动非遗从“活态传承”向“活力消费”跃升,让非遗与文创、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国潮品牌IP和非遗目的地,赋能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记者 王静宇)
编辑:许成嵩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