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四川新闻网首页

一对医者夫妻的“生命守护” | 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②

2025年08月19日 10:21: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余瑞溪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郑佳洁

在眉山市第一托育园的晨光里,毛艳的手轻轻抚过每一个孩子的额头;与此同时,她的丈夫黄仲禄正在华西二院眉山市妇幼保健院的无影灯下,为一位妇科肿瘤患者进行着精密的微创手术。这对80后夫妻,一位在手术室里守护生命,一位在托育园里呵护未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同一种深情。

举家迁移 为理想再出发

2009年国庆节,黄仲禄与毛艳的生命轨迹在江油市交汇。十五载光阴流转,他们已从青春伴侣成长为携手半生的夫妻,更拥有了一对活泼的龙凤胎。

2022年,华西二院眉山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保健院,坚持“人才兴院”战略,广招英才,引进妇科肿瘤和微创手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黄仲禄。为了支持丈夫深耕热爱的领域,毛艳没有犹豫,她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一双儿女、双方父母打包行囊,举家从江油迁往眉山,共同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他是“妇女之友”

“周一、三、五是门诊,周二、四、五是手术,每月还要值一周三线班”,黄仲禄每日围绕病房、手术室、门诊和会诊在临床一线紧锣密鼓。他是眉山市妇科肿瘤微创领域的探路者之一,尤其是在手术方面擅长妇科复杂的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如宫颈癌腹腔镜免举宫广泛子宫切除术、外阴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阴道癌腹腔镜阴道切除术等,以及子宫脱垂和尿失禁等女性盆底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多项新技术填补本地区空白,将眉山的妇科肿瘤治疗水平推向了国内前沿。

2023年4月,一位70岁高龄阴道癌患者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又一道严峻考题。患者从甘肃专程赶来,此前老人因“绝经后阴道流血”辗转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最终打探到黄仲禄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经过详细检查,黄仲禄发现患者肿瘤位置险恶,紧邻尿道,且合并宫颈癌前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及脑溢血病史,手术风险极高。黄仲禄没有退缩,他组织妇科、泌尿外科、内科、麻醉科、放射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在内科团队精心调控患者基础疾病后,他主刀带领团队展开了长达8小时的“手术马拉松”,成功实施“腹腔镜下全阴道切除术”,这也是黄仲禄带领团队继“宫颈癌腹腔镜免举官广泛子宫切除术”和“外阴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后,在本地区妇科肿瘤手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突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9天即顺利出院。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生命极限的一次挑战与跨越。

她是“保育达人”

在华西二院眉山市妇幼保健院运营管理的眉山市第一托育园里,毛艳守护着另一条同样重要的生命线。她清晰记得那个惊心动魄的午后,乳儿班一名幼儿突发口唇发紫、嗜睡无反应。她立即抱起幼儿,迅速解开衣领保持侧卧位,低流量给氧,同时指令清晰——“联系家长,拨打市妇幼急诊电话,报地址和症状!”直到急救人员接手,她始终紧盯患儿情况,分秒必争。作为眉山市第一托育园综合办公室主任,毛艳以“统筹管理+服务创新”为工作核心,140个托位晨检数据的无声交织、个性化照护计划的温情编织、普惠托育的成本平衡、链接家长的实时诉求……这些是她的工作日常,更是推动“医育结合”理念落地的坚定力量。

夫妻二人还有个特别的连接点,是在手术台上完成的——毛艳自己的剖宫产手术,正是由丈夫黄仲禄亲自主刀。“那份踏实感,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信任。”毛艳回忆当时的情景倍感温暖。

医”路相伴 双轨运行

当夫妻两人都在守护生命的岗位上连轴转时,家庭与职业的天平如何平衡?

他们摸索出一套“双医家庭”的生存法则:协调排班是铁律,确保夜班和加班时间错开,总有一方能守护家庭;家务与育儿则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孩子的接送、作业辅导明确到人。面对突发同时值班的困境,他们提前报备科室领导,预留应急联系人,灵活利用调休制度,日常生活中积极沟通,将“战友”身份转化为互助优势。双方父母也被接到眉山同住,成为后方稳固的支援力量,既保障了工作高效运转,又维系了家庭亲情联结。

工作之外,生活的温情也藏在夫妻俩微小却闪亮的默契里。毛艳眼中的黄仲禄,热爱工作、医术精湛,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同时也是心意相通的好伴侣。在毛艳深夜伏案修改托育方案时,黄仲禄会悄然放下一杯热牛奶和他精心搜集打印的参考案例;在讨论工作时,两人会不约而同想到同一处,相视一笑间,答案已了然于心。

当然,生活也有烟火气的“战役”。黄仲禄坦言,辅导孩子作业的“战场”有时比手术台更让他挠头,常忍不住打趣:“放开我,还是让我回去上班吧!”毛艳则用她的情绪稳定和聪颖果断,支撑起孩子教育、家庭人情往来的大半边天。“孩子9个月到华西进修一年,孩子刚上幼儿园到宜宾兴文下乡支援半年,等到孩子上小学,又去广州学习了半年……”这些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毛艳无声的坚守,让远行的黄仲禄心无旁骛。

医者告白 在敬畏中传递温度

黄仲禄认为,医生的核心是“生命的摆渡人”,不仅要靠技术治愈病痛,更要用温度接住患者的脆弱与恐惧。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黄仲禄对年轻一代医者送出肺腑之言:“别急于求成。手术刀要练得稳,先把听诊器贴近些——听心跳,也听患者没说出口的焦虑。”他叮嘱后辈,病历里藏着的不仅是症状,更是活生生的人,失误与委屈难免,但每一次小心翼翼地缝合,每一句蹲下的解释,都将续写“医生”二字的重量。

当无影灯照亮手术刀的寒芒,当保育园里响起稚嫩的笑声,黄仲禄与毛艳这对夫妻,用两种看似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同一份对生命的责任。他们以家为盾,以爱为刃,在各自的战场上,共同守护着生命最珍贵的温度——这是属于中国医师的双线战役,也是平凡夫妻最不凡的相守。(图片来源:华西二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

编辑:曾璐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