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特辑丨雅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康靖“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
2025年08月19日 15:12: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诊室百叶窗滤进雨雾般的光,雅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康靖的右手轻扣在农妇腕上。农妇袖口沾着川西红泥,肺结节报告像片枯叶般蜷在桌角。他指尖“举按推寻”,神情专注如“窥深渊而迎浮云”。
煎药室飘来药香,苦涩里裹着甘——那是康靖用每日凌晨的经典诵读熬出的滋味,单是这治肺结节的方子,就用了整整十年。
江雾里的伤寒密码
青衣江的水汽漫过街道,苍坪山的虫鸣在暮色中稠密。“二水环城烟树合”的景致里,康靖望着江雾皱起眉:潮湿易生湿邪,黏滞伤人,隐缓不觉。
康靖翻开《伤寒论》,页脚卷如波浪,每页写满批注,扉页却只两行字:“不为名医,只为民医。”
这句话从学生时代就陪伴康靖至今,也是创立“青衣伤寒学术流派”的初心。从对中医的懵懂向往,到拜师国医大师熊继柏,跟师的日子里,他的功底日渐深厚。
2022年,流派经雅安市中西医学会授牌成立,收川内弟子约80人。“青衣”锚定雅安流域的地理与文化,“伤寒”溯源于《伤寒杂病论》,以“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为纲,创“温阳化湿、行气散瘀”之法,在中医内科独显疗效,成了川西中医药的一面特色旗帜。
结节病的破结之道
“邪积胸中,阻塞气道,为痰为食为血,邪正相搏遂结成形。”十多年来,康靖总在琢磨这句古训。
如今肺结节成了社会热点,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居高,西医多随访观察,恶化后便切除肺叶,患者肺功能损失至少20%。康靖埋首古籍,终于寻得“破结散瘀”的中医路径。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不断地在古籍中寻找解决办法,终于让他找到了中医药的“破结散瘀”的治疗方法。康靖的散肺结节的法子不只在青衣江畔生效,还走进了高原,甚至流进了长江,每个月都有患者从甘孜州、阿坝州、内江、宜宾、泸州甚至有台湾的患者都慕名而来,随着对于肺结节的不断研究,针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脏腑表里关系的理论体现,他还研制出了“康靖固金散结栓”这样的外用药品。
康靖循着“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他研制出“康靖固金散结栓”外用;不满足于肺结节,又研发“甲状腺贴”“乳络舒经贴”,针对每位患者做到“专病专方、专病专术”。有位泸州患者,肺结节随访三年未见好转,经他调治半年,结节缩小近半,复诊时捧着自家酿的米酒,非要他尝一口。
重症室的和鸣
病房里,呼吸机的节奏声与监护仪闪烁的数字交织在一起。80岁的张大爷被慢阻肺折磨20年,急诊送来时,球结膜水肿,口唇紫绀,氧饱和度仅60%。康靖指挥抢救,吸痰、调呼吸机,每条医嘱都是18年急危重症经验的凝练。
稳住生命体征后,他细看舌苔、按寻脉象,回到办公室提笔写下:“葶苈子、大枣、陈皮……”再配合中药烫熨、药物罐等特色疗法。次日查房,张大爷已能坐起,拉着他的手连声道谢。女儿说:“昨天用了中药,今天明显好多了。”
出院时,张大爷非要带几副中药才肯走。两周后,他竟不用搀扶,自己走进了诊室。这样的故事,寒来暑往从未断过。中药与西药的和鸣,让诊室背后“青衣伤寒学术流派”的牌子愈发亮堂。
暮色漫进诊室,康靖理完病历,抬头见青衣江裹挟暮色东流,像极了案头翻烂的《伤寒论》,纸页批注被手指磨得发亮。雨打百叶窗沙沙响,他端起凉透的茶,舌尖先苦后甘——像极了他治过的病、遇过的人,那些在江雾里慢慢舒展的生命。经方的力量,正顺着指尖,淌进更多人的岁月里。(供稿/图: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张妍
![]()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